连嫁两位中将的民国奇女子

文/伊草

民国奇人很多,而奇女子也不少。一个女人,能嫁给将军,成为将军夫人,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民国时的马邦贞不仅做到了,还连嫁了两位中将,并且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天子门生。

名媛校花马邦贞

马邦贞并不出名,或许很陌生,而两位夫君却鼎鼎有名——李守维、冷欣。熟悉中国现代史的朋友,一定耳熟能详。

马邦贞是出生南京小康之家的新时代知识女性,开放、浪漫、温柔,更重要的是苗条、秀丽、长相迷人。在金陵大学读书时就是人尽皆知的“校花”。容貌出众就算了,还有才华。那些世俗的富家子弟根本就不入她的法眼。

将军抱得美人归

李守维,江苏泗阳县仓集镇李楼村人(现属于宿迁市洋河新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毕业后,追随同乡顾祝同、韩德勤,随他们回到江苏。1932年,出任江苏省保安第一团上校团长。

英雄爱美女,李守维听说了马邦贞的事情,很是动心。他以军人的方式对马邦贞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李守维年轻有为、位高权重,且一表人才,很快就俘虏了马邦贞的芳心。没多久,二人就结了婚,婚姻也算美满。

也许马邦贞有旺夫相,自从娶了她,李守维官运亨通,最终做到了八十九军中将军长的职位。

大战来临把妻托

冷欣,江苏兴化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1939年之后,冷欣调任江苏省政府委员、江南行署主任,兼第3战区第二游击副总指挥。这一段时间他既坚持了抗日,也与新四军发生过摩擦,不断挤压新四军的生存空间。没有办法,新四军只能渡江北上,向江北发展。江北大都被日军占领,唯一的去处,就是友军韩德勤的防区。

在苏北坚持抗战的韩德勤,对于不速之客不能容忍,于是一场兄弟阋于墙的黄桥大战就此打响。

戎马倥偬,李守维夫妇二人在一起没有几年,也没有生子。1940年9月升任八十九军军长的不到一年李守维奉命出击新四军,作为一个军人,李守维深知战争的结果。作为一个丈夫,他又放不下自己心爱的夫人。为了预防不测,李守维在临行前找到了自己的学长和多年好友冷欣,把自己28岁的娇妻马邦贞托付给他照顾。

转瞬变作他人妇

没过多久,李守维就在黄桥战役中兵败落水溺亡了。噩耗传来,马邦贞悲痛欲绝,挥笔写下悼念亡夫的诗:“秋水伊人,望眼欲穿,不见夫归,心沉沉;夫出家门,终身诀别,有家难回,哭断魂。”可见,还是有感情的。

冷欣兑现承诺,开始倒也以兄弟之妻待之,礼敬有加。可是,时间久了,冷欣作为男人难免不会对美丽的少妇没有想法,也许早就喜欢人家了。人不再了,生活还得继续。受过新式教育的马邦贞,不可能像封建社会的女性一样从一而终的,不可能一直为丈夫守寡的。志在必得的冷欣也不失时机、毫无顾忌地向这位昔日同窗的妻子发起猛攻。一边是无依无靠的丧夫寡妇,一边是位高权重的将军。在强大的攻势下,马邦贞招架不住,变作他人妇。

也许是太仓促,好哥们尸骨未寒就将其妻收为己有,让人感觉有点不仗义,有乘人之危的嫌疑。李守维毕竟是高级将领,他的黄埔同学、校友、部下看不过,纷纷写信向蒋委员长告状,要求惩罚冷欣。蒋先生也认为太过分,批示:“无耻!永不录用。”1943年1月,他被免去江苏省政府委员和江南行署主任职。

冷欣也不是等闲之辈,不可能坐以待毙的。他只身前往重庆,向自己的老上司何应钦寻求帮助。在何应钦的关照下,一年后复出。虽没有先前显赫,但最终抱得美人归。两人育有一双儿女,生活也还算圆满。

所以,一个女人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得好幸福一辈子,选择得不好痛苦一辈子,马邦贞绝对是人生赢家。不能说前无古人,那也是后无来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