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童书每周推荐▲ 孩子免费听故事神器

  点击标题下爱读童书妈妈小莉关注

  最近,看了一个挺接地气的育儿综艺。不是秀在镜头面前怎么带娃,而是直接把几对爸妈拉去教室,每天认认真真上课,做笔记做实践,学习怎么当更好的父母。

  挺难得的是,关于育儿的困惑和成长,可以看到几位不同性格和处境下爸爸的视角。

  其中一个三岁半男孩的爸爸百克力,说他的育儿困惑是“孩子太黏妈妈”,一旁的妈妈笑他,说这绝对是个出于嫉妒的问题。

  百克力突然眼泛泪光认真说,

  “这个问题意味着,我和孩子没有良好的关系。很奇怪我在他面前没有任何威信,孩子也对我不在意。

  但我明明感受得到我们是互相喜欢的,我也很愿意去分担带孩子的责任,但为什么是这样子呢?”

  综艺《爸妈学前班》截图

  能问出这样问题的爸爸,我觉得已经可以给他鼓掌了。

  毕竟“孩子太黏妈妈”这件事,对大部分爸爸来说,不仅不是个问题,反而是个很好的挡箭牌。

  当年还没有老二老三的时候,拍爸也是大部分爸爸中的一员。

  心血来潮陪一陪娃——然而发现娃并不是很买账——于是有那么一丁点不解心酸——但很快就被撒手的爽感化解(可以堂而皇之躺在沙发上看手机)。

  这个死循环的模式,妈妈们咬牙切齿地想解开,这届想进步的爸爸可能也想找出答案。

  上周六,拍爸参加了小拍学校组织的“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的培训,一共百来个孩子的小学校,课室里挤满了八九十位自愿赶来的爸爸。

  讲课的是学校校长,也是一位爸爸。一大群男人聚众坐地上,全情投入高谈阔论,研究怎么当个好爸爸。

  这样的好事儿女人光听听,就已经比看一百集宫斗剧更嗨了。

  更神的是,这些年已经成长得在我心里打得上80分的拍爸,上完课一阵感慨反思自己做得还不够,当天就给小拍做教具到深夜12点。

  所以他们都聊了些啥,到底研究出了什么具体成果?

  花了半天时间采访拍爸,他有点兴奋地说,结合他这些年持续进步的经验,或许可以给广大爸爸们讲一讲。

  他们的第一个课题是蹲地上写“我小时候想要个什么样的爸爸?”爸爸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多陪伴我

  爱我的妈妈

  看到我的感受,多表达爱和赞赏

  学会控制情绪,少发脾气不打人

  和我一起打球一起做饭

  勇敢,更有力量

  ......

  (看来爸爸们的要求,和妈妈的也差不多)

  这世上不应该有统一的“好爸爸”标准,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个爸爸,或许才是刚刚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标准。

  我问拍爸说,那你的答案是什么?

  他答,“就是我现在正在努力做的,我这样的爸爸。”

  嗯,这是目标,也是动力。

  其实动力并不难找,难的是持续的动力。我猜,每一个男人第一次捧着那团暖融融的小生命时,要当个好爸爸的萌芽已经长在了心尖。

  只是有时候,它发芽长大的难度,要比预想中大一点。

  比如给娃讲睡前故事,总是讲到自己先睡着;陪娃搭积木,老是搭到一半娃就莫名大哭;爸爸和妈妈,娃永远只选妈妈。

  几年前拍爸也曾经下结论,带娃真是一项耗神耗心的艰巨任务,生理决定,男人根本就不适合也不擅长带娃。

  那他擅长和喜欢什么呢?

  拍爸擅长运动,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锻炼,不管刮风下雨5年来几乎没有间断。每周日下午和一帮球友打羽毛球,坚持了13年从未缺席过。

  在家运动的时候,有一次把小拍当铁举,没想到娃乐得跳脚。于是“举女儿”成了我们家的特色娱乐,举得女儿们各个都天赋异禀。

  

  小拍的倒挂金钩惊呆一片,2岁多的老二自由翻转小菜一碟,1岁多的老三一下就从腿爬上了腰。

  拍爸擅长钓鱼钓虾,有一次被约好的朋友放了鸽子,干脆带了女儿去作伴,没想到坐在板凳上的小儿比想象中安静多了。

  鱼儿快要上钩时,赶紧叫女儿接过杆,扶着小手拉杆看活蹦乱跳的鱼儿跳出来,一起尖叫拍手。

  于是他的钓友慢慢全换成了女儿,2岁的老二也有了自己的专属钓竿。

  拍爸喜欢音乐,十来万的音响搬回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吐苦水耳朵找不到享受的机会。

  有一次被女儿摆弄意外打开,不如放点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女儿们牵着手扭扭跳跳。

  目前小天鹅是他们最爱的舞曲,拍爸这样子的天鹅看起来特别顺眼。

  拍爸喜欢瘫着,有一次被女儿爬到了身上。以后每次瘫着的时候就张开怀抱,让肚子变成一个小鼓,供几个女儿拍出不同音阶。

  在小拍的作文里,她“不擅长带娃”的爸爸是这样的,

  

  “我的爸爸喜欢运动,他很有毅力每天都会坚持。他很强壮,会带着我们一起运动。他喜欢陪我们一起玩,和他开玩笑也不会生气,我很喜欢我的爸爸......”

  

  于是这几年,虽然还是时不时忍不住吼吼女儿,但他再也不说自己不擅长带娃,他不擅长的明明只是讲故事和搭积木啊。

  那带娃还是一项苦大仇深的艰巨任务么?

  拍爸摇头,

  “每天晚饭后我大概有一个半小时陪她们玩,平均算下来一个人才半小时,现在和她们玩才是我最放松的时候,太珍贵了都玩不够。”

  解开不会陪娃死循环的结,大概在于“乐趣”两个字。既需要孩子有乐趣,更需要大人也找到乐趣。

  这种乐趣,大部分妈妈可能天生就能在娃身上找到,而大部分爸爸可能需要一条船,在育儿的茫茫大海里多出发几次,才能碰得对方向。

  老舍的散文里有一句话,

  

  “在没有小孩的时候,世界还是未曾发现美洲的时候。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去。”

  

  妈妈和孩子已经到了新大陆的那一头,爸爸过不来的话,有点可惜呢。

  -End-

  

  

  每周陪娃不够12小时就不能当爸爸?世界终于开始为难男人了

  不想生二胎的爸爸,才是好男人!

  亲爱哒,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缘分,我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小莉。

  我毕业于播音专业,和三个娃一起读了2000多本绘本,在这里,我每天都会更新一个故事音频,分享我的育儿故事,这个小小的公号也因为妈妈们的传播,吸引了百万妈妈关注。

  做妈妈的路上,让我们彼此依偎,共同成长。

  小莉这几年为大家精挑细选的书单

  在公众号回复“书单”可以看哦!

  0-3岁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书

  3-6岁 |78本经典绘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岁 |休想从孩子手上夺下来的50本书

  科普书单 |1000个小时陪读才磨出的泣血推荐

  数学书单 |看过不愁孩子将来学不好数学

  童诗书单 |诗一样年华的孩子不能错过

  家长书单 |随时用这20本家教书武装自己

  想看更多育儿干货,就戳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