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有关部门在锦江宾馆为唯一始终参加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1986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的梁艳举行庆功会。

省、市体委还发给培养过梁艳的宏明无线电厂子弟校、成都业余体校各5000元奖金。

幸运的梁艳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人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1981年的世界杯夺冠,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成绩,战胜日本队,第一次登上冠军之巅。国人欢呼:中国万岁!

从1981年世界杯开始,中国女排成就了五连冠的霸业,女排精神成为改革开放后国人励精图治,跨越腾飞的精神动力。

四川人倍感自豪,蜀中巾帼在中国女排中占据半壁河山:四川名将有:张蓉芳、朱玲、梁艳、巫丹、周建安、张翔、张利明……。

她们之中数梁艳运气好: 她在1981年和1982年随中国女排两夺世界冠军之后,又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夺取奥运桂冠屡建奇功。

此后,梁艳又随队夺得1985 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冠军。她是中国女排五连冠唯一全部参赛的队员。

那个时候,她扎着扎着马尾、笑意盈盈,定力十足。梁艳1961年在成都出生,她家里没人搞体育。她长到13岁也没摸过排球。

缘份来得偶然,一旦上了路便顺风顺水:4年间,梁艳从宏明无线电厂子弟校、到成都业余体校、到国家女排集训队。

20岁的梁艳,成为了中国女排最年轻的队员,参加了1981年第一次争夺冠军之战。

她在副攻位置上,身高、手臂都不是特别出众,一度心存顾虑,甚至主动向教练邓若曾要求“换人”。

邓指导说:“你想走也行,除非能找个比你更合适的副攻来。”此后,梁艳信心满满,成为中国女排的“奇兵”。

后来梁艳回忆说:“我是临场型选手,在场上打球从不紧张、爱笑,这种乐观的心态一直保持到今天。”

幸福的梁艳

光阴如梭,当年那个扎着马尾姑娘淡出了公众视线,如今她已57岁了,性格还是原先的性格:直爽、乐观。

1986年,梁艳在“五连冠”的荣耀顶峰时退役了,她选择重拾课本,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圆自己的大学梦。

“老女排退下来念书的没几个,我学的是新闻摄影,进校时年龄比同学大,一度有点不适应。不过我的性格随遇而安,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后,梁艳进了《新体育》杂志社,在总编室当编辑,一干又是四五年。从体育参与者,变成体育报道者,她也乐在其中。

生活就跟打球一样,变化多端。梁艳说:“我喜欢改变,换种自由的活法”。

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梁艳下海办起一家体育文化传媒公司,从此升格为“老板”。

她的公司从事与体育相关的业务,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一度国内、国外满天飞。

再后来,梁艳逐渐减少工作量,把重心转移到了家庭。

“我想多花一些时间陪陪家人,母亲身体不好,我这个阶段停下来全心照顾老人,多尽孝心。女儿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我很为她骄傲。”

如今,她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成为她最大的追求。打球时留下的一身伤病,无法进行剧烈运动,闲暇时喜欢爬爬山、钓钓鱼。

她说:“老女排的经历,对我意志力、忍耐力、抗压能力都是很大的锤炼。以后面对什么困难,或是适应不同的生活,跟那时候一比,真不算什么。”

(凤凰网四川综合 余凡)(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