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麒楼原创,侵权抄袭必纠!

晚秋的天气永远让人琢磨不透,昨天还阳光明媚,今天就大雨瓢泼了,走路上淅沥沥的声音不绝于耳,湿冷的凉气与潮气扑面而来,突然一奇思妙想涌上心头想与一位朋友探讨,决定不如直接就去他家,还能喝点他藏的好茶。

我这朋友(后文称杨君)老家是福建省的,在武夷山边,家里在武夷山开茶园,每年有时间我都会跟他回老家一趟去看看去亲手摘点新茶,制成茶叶,在那喝点然后带回来,大部分自己留起来, 一些送人。

说走就走,说来也巧,路上正好遇到一初中同学(后文称李君),一听我要去喝茶,他这个人素来喜好附庸风雅,便一拍即合准备一同前往。

到了杨君家里,李君非常礼貌,主动换了鞋子就在屋子里兜起了圈,绕着杨军装茶的柜子点评了起来:“杨兄,你这的收藏很全啊,就是都是些不常听名字的茶,恐怕也不是很贵吧”杨君颇感意外,问了一句:“李哥也懂茶?我喝茶主要是看味道,靠嘴品,不太看那些外在的价格和包装”

李君:“哦,我说杨兄你这里有名的茶怎么这么少。”

杨君:“李哥平常喝什么茶?”

李君:“我爱喝红茶,平常就喝点朋友送我的特供的母树大红袍,市面上买不到的”

听到这我和杨君对视不约而同对视一样,笑了出来,我颇不好意思的为李君解释了一下,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属岩茶种。李君这才知道自己装错了,正常茶具没怎么插话,只是边喝茶边听我和杨君谈事情。

这种场面我碰到过多次,似乎现在市面上有名的茶叶只剩大红袍一种了,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说自己爱喝大红袍,在跟别人吹嘘炫耀之前也不做好准备,大红袍属岩茶种,生在武夷山,母树的大红袍现存只有六株了,说是六株其实只有三颗,另外三株是分化出来的,十分稀有,放古代那都是直接贡给帝王的,现如今不管它每年去了哪里,现如今再开采,每年区区几斤,每斤520万的价格,还是有价无市!极其稀少的产量咱们平民百姓定然是喝不到的,你身份再高,也不能把这个当做装逼吹嘘的资本跟人到处炫耀啊,不然只会打自己的脸。

中国古代茶分六种,分别是“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现代茶业又多出一种茶类,再加工茶类,也就是花茶。

上文我们所提到的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也即是乌龙茶,属青茶种,可并不是什么红茶!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关于青茶,也就是乌龙茶的知识和干货。

一. 闽北乌龙茶

花色的品种有很多,但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武夷岩茶,像大红袍,肉桂,白鸡冠,铁罗汉,千里香,水金龟,不知春等,都属于是闽北乌龙茶。

二.武夷岩茶

顾名思义,武夷山的茶,武夷山在今天的福建和江西之间,一个叫做崇安县的地方,一提到中国茶必须有武夷岩茶,因为他在中国的茶业发展史上地位辈分很高,而且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就有青茶饼了,北宋时期民间斗茶,也多以武夷山的茶为商品,武夷山更是我国红茶与青茶的发源地,元代更是在武夷山设立了“御茶园”专门为皇帝进贡茶业,后来到了明代你,武夷山传入了一种安徽的制茶方法:“即松萝茶制法”,将岩茶的制作工艺改进了,变得更加的清香,又从饼型茶改成了散装茶,这使得当时武夷岩茶名声大噪,大小官吏争相购买,一时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甚至在18世纪末期,武夷岩茶开始销往欧美各国,被称赞为“百病只药”。

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枞:即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和水金龟,其中以大红袍为尊,大红袍既是茶名又是树名,产于九龙巢的高岩峭壁上,岩壁终年有细小山泉的甘露滴落,使茶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化合物,得天独厚仅此一种。

武夷岩茶的味道评测,具有特殊的岩香,冲泡后香气直逼口灵堂,滋味醇厚回甘,清澈艳丽,汤色澄澈略有黄色,叶底翠绿有棕边,柔软红亮,入口绵缠,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在中国茶叶上也是可得前三甲之名头的!

今天的茶业干货小知识就送上这些,各位请记好,以后再出去与朋友喝茶谈事业,千万不要因为不懂堕了自己的面子,关注我,有不懂的可以问我,随时为你解答哦,并且我以后还会不定期更新更多的茶叶知识干货文章!

本文为麒楼完全原创,侵权抄袭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