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幸有佳茗为媒,才能两不相负

她,一身嫁衣红似火,一顶盖头灿若霞。府中所有人都在为她的出嫁而喜意盈盈,只有她满脸惆怅。

下花轿后,新郎迎着她给长辈敬茶,接过茶杯的她看到茶汤中倒映出来的自己,梳着好看的流苏辫,上着红润的桃花妆,朱唇微呡如桃花瓣。

她心想,自己长发已及腰,嫁衣已披好,奈何掀盖头的人却不是他,心不由得又痛了几分。

一个月前,听说城外的桃花开得甚繁,素爱桃花的她又岂会错过这样的美景?次日清晨,便只身前往桃花林赏花。

站在林边放眼而去,只见十里桃林满树花,林间溪绕无人家,目之所及处,唯有一小亭坐落于溪上,颇有静待佳人涉足来之意。

步入桃花林间,随风而落的粉红花瓣渐迷人眼,馥郁的花香随风入鼻,醉煞人心,漫步于林间,仿若空气都泛着丝丝甜味。

春天宛若一个调皮的小姑娘,时而笑容满面,阳光明媚,时而泪眼婆娑,烟雨朦胧。

沉醉于桃花林间的她,被突如其来的蒙蒙细雨淋得措手不及。

幸而记起入林前看到林中有一亭,于是前往小亭避雨。

顺着小石道,提着裙摆踏着小碎步奔向亭子,奔走在雨中,宛若翩翩起舞于花瓣间的蝴蝶。

亭中已坐有一人,白衣飘飘,远看似是天来之人,近观之,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书生,"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形容的大概就是他吧。

亭外的雨下得更绵密了,跑入亭子的她看到亭中已有人,便娇羞地站在角落里,轻柔地抖着奔跑时散落在身上的雨珠。

微风拂过,一股炽烈的花香探入鼻息,这香气像极了她先前在桃花林间嗅到的桃花香,香气是从他所在的方向来的,她心想是什么呢?

她一步一步地向他靠近,原来,是他手中所斟的茶散发出来的香气呀!

她弱弱地问:"此茶何名?竟有如此炽烈的桃花香,诱人得很。"

他淡淡地答道:“桃夭。

他邀她共品“桃夭”,端起茶杯,只见杯中的茶汤,呈橙黄透亮之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忍不住呡了一口,这清甜之感,仿若先前阳光明媚之时,漫步于桃花林间,花香扑鼻,清新烂漫。

茶汤入口,犹如微风吹起脸侧的秀发,柔柔的拂过脸颊,丝丝滑滑,鲜爽甜润的滋味充斥着全身,整个人都被杯中的茶香和空气中的桃花香所笼罩,飘飘然于香境之中。

她的身心皆沉浸在面前的“桃夭”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雨,更忘记了还要赶回家。

一盏茶喝完了,她端起那只冷了的茶杯嗅了一下,发现竟然有淡淡的墨香,放下杯子,抬起头才发现雨不知何时停了。

她说:"雨停了,我该回家了。"

他却抬头问她:"此茶如何?"

她说:"酒中有桃花酿,茶中唯“桃夭”香,名实两不相负"。谢过邀饮之情后便起身准备离去。

他起身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茶如尔。京城有此茶者,仅吾一家"。

她回眸与他相视一笑,便带着“桃夭”的香甜迷醉之味和女儿家的小情思消失在小道中。

她回到家中的次日,便有不知名者上门提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也就应了这门亲事,婚期订在一个月后。

听闻婚讯的她病卧床榻半个月,对外只说偶染风寒,只有郎中知道她的病乃相思入体加气急攻心所致,郎中在她的请求下,帮她保守了秘密。

外人皆知自病好后活泼开朗的她性情大变,宛若游魂,每天除了到院里的桃花树下喝茶,

就是对着满树的桃花发呆,却没有人知道那是她对意中人唯一的念想。

霎时,茶杯中飘来炽烈而又熟悉的花香,这花香,她熟悉,这是“桃夭”的专属香气,他说过,此茶,整个京城唯他家独有。

来不及细想的她内心早已雀跃无比,透过盖头中的缝隙瞄向身旁的新郎,这熟悉的侧脸,竟是意中的他!

原来那日共饮“桃夭”后,他次日便匆忙安排人上她家提亲,也顺利订下了婚事,后又闻她染病在床,心急如焚,

却奈何婚前一个月不能相见的礼数不可违,无法相见,现下,终是如愿娶到"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的她了。

佳茗难得,佳人难觅,良人难寻,他与她能结缘于桃林中,相识于“桃夭”下,实属天赐良缘,佳茗为媒,幸而两不相负。

-END-

文|南茗佳人,作者|灵溪

图3,4,9|网络,其余图片|南茗佳人

本文为南茗佳人原创,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先联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