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评论员 商寅泉

近日,新华社报道一则消息,是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方面的。“意见”的标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消费,是人在生活中的正常行为。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消费。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贫富,都要消费。而在中国,在2018年下半年,由最高决策机构印发意见,表达要激励居民消费潜力的愿望,这还并不多见。

印发意见,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必然是缘于消费不足,缘于消费欲望不强,缘于消费潜力还有待于挖掘和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地印发意见,真诚地表达激发消费潜力的愿望,作为每一位居民,都应该给予重视。而更重要的,是与消费有关的企业、市场,以及体制机制,都应该行动起来,激发居民消费欲望,打开利于居民消费的空间,让消费反过来刺激生产,从而达到激发经济焕发活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

世界由物质组成,消费是最终需求。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制。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要求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首先要从加快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入手,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这些,都属于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主动破除体制障碍,十分必要。

消费就是花钱。用消费花钱换取更舒适便捷、更高档层次的生活。而花钱的前提是挣钱,只有获得更高的收入,才能敢于花更多的钱去消费。因此,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想方设法让居民得到更多的收入,这是前提。只有能够挣,才能敢于花。而当前,居民消费欲望不足,或者说居民消费潜力还有空间可以开拓,是因为居民对收入预期无法掌握,对教育、医疗、物价波动的未来无法预知,致使不敢消费。改变这种状况,比改革显性的体制机制,还要难。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当下面临两难。汽车消费是大潜力,但限于城市交通状况,实行严格限购,摇号撞大运,想花钱却没法花;住房消费是大潜力,但因惧怕房价上涨,实行严格调控,户口、婚姻、贷款比例都是不让花钱的手段,在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也被牢牢捆住;旅游消费是大潜力,但每年只有不多的假期,望景生叹,想花钱没时间。改变这种状况,同样比改革显性的体制机制,还要难。

能挣,会花,舍得花,愿意花。居民消费潜力存在,只看激发的手段。只有消费上去了,经济才能真正地上去。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订阅:cien_offical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