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卡车之友网原创 www.ecv360.com

微信公众号:ecv360

作者:张久英

“按照计划,我们将于2019年建成年产100 吨SCR催化剂粉体示范线,供应5万套后处理器;2022年建成年产1000吨SCR催化剂粉体生产线,供应25万套后处理器;预计到2023年可以实现500万升SCR催化剂和200万升DPF催化剂销售。”

10月25日,“自主研发稀土基SCR催化剂应用实例首发仪式”在昆山举行。北方稀土华凯高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方面向《卡车之友网》透露了相关研发及生产规划,以及对市场前景预期。

从2004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国二排放标准以来,每一次标准升级都带来重大技术创新。进入国四、国五阶段,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分为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DPF技术路线(柴油颗粒过滤器);一种是SCR技术路线(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其中,SCR技术路线应用最为广泛。

排放再度升级,国六与国五相比,标准提高30%以上,氮氧化物减少77%,颗粒物减少67%,引入PN(颗粒数量)限值要求。同时,国六排放还加严了排放耐久性、OBD相关要求。为达到全面升级,国六排放法规,增加了整车实际道路排放测试要求和限值。

具体到柴油发动机,为实现排放达到国六标准,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对后处理系统进行了很大改进。目前掌握信息显示,国六排放技术路线分为两类:高效SCR+DOC+DPF路线、EGR+DOC+DPF+SCR路线。

SCR国五发动机技术路线示意

“柴油车尾气净化SCR催化剂主要有分子筛和钒钨钛两种,这两种催化剂的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以及国内90%的催化剂市场份额,主要被国外知名大牌催化剂生产公司所占领。稀土基SCR催化剂就是我们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稀土功能材料到终端应用产品的一个突破。”包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殿清表示,稀土基SCR催化剂的研发成功,并投入商业化生产,对国六排放升级来说也有着“点睛”和“催化”的作用。

主导稀土基SCR催化剂研发的包头稀土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国际上研究稀土基尾气催化剂的历史已经有十多年,欧美也有公司在探索。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发展稀土基SCR催化剂具备先天优势。经过多年研发攻关,特别是整车应用的检测显示,稀土基SCR催化剂能够有效替代传统钒钨钛催化剂中的有毒组分钒,彻底解决了SCR催化剂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相比国外“分子筛”产品成本能够降低20~30%。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攻克了稀土基催化剂的涂覆技术,研制出稀土基SCR催化剂,并且采用国内SCR尿素喷射系统,完全实现稀土基SCR催化剂的自主研发,未来将有效打破国外催化剂厂家的知识产权垄断。”赵殿清介绍,北方稀土目前已将国五及国六型的稀土基SCR催化剂,从粉体制备、浆液制备与涂覆、专用涂覆设备设计等方面进行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布局及申请。

为加快稀土基SCR催化剂及后处理系统的商业化集成制造、推广,在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构建,已于2018年8月同河北华特、北京凯德斯合资组建“北方稀土华凯高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柴油机用稀土基SCR催化剂及后处理系统项目。

河北景县对北方稀土华凯高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汽车后处理生产制造基地。

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都会开拓一片浩瀚蓝海。国四、国五排放标准的实施催生了600~1000亿的后处理相关产品市场,作为“最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执行势必助燃烧后处理相关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根据北方稀土对未来市场前景展望,从2020年起后处理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迅速超过1000亿元,不仅国内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推行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治理,国际对于高质量、高性能、成本合理的后处理相关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指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车用稀土基SCR催化剂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专利控制问题,相信随着汽车后处理市场进一步扩大,它将成为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并且为我国增添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自主研发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产业的壮大与繁荣,关键取决于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掌握。用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智造’SCR催化剂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赵殿清表示,极具“魔力”的稀土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希望依托北方稀土的资源、技术和研发优势,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攻关、先进制造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方面,开创自主研发品牌,加快产业化步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