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第二届“互联网+内容供给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现场。来源:王博/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易蓉)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恰逢上海理工大学112周年校庆之际,10月27日,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国内外5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10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和研究人员齐聚上理工,在第二届“互联网+内容供给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上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服务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诸多话题展开研讨。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做了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服务创新”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性进步深刻改变了出版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与出版业自身的运行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链等的应用使出版的理念、管理方式、载体形式、传播方式、运作流程、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用协同、融合的理念,用新技术推动出版的繁荣发展。”他认为出版业还是朝阳产业,应要抓住机遇提升出版水平,建立相对健全的出版体系。

复旦大学志德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受众新闻需求出发,做了题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化与新闻内容供给调整”的报告。他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呈现及化解,是传媒永恒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新闻报道方向应做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会拓展新闻学的研究领域,还会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神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庆存着眼于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做了题为“中国神话与中国文化”的报告,他认为:神话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中国神话研究应立足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和发展实际。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徐清泉从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出发,从搭建云平台、云媒体,实现数据应用,重视网络游戏、小说、直播等产业的规范和发展,做了“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着力点”的报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