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职场人的存在感好像越来越淡。

  人们好像也随着时间的飞逝而渐渐褪去了自己的色彩,越来越习惯一个人的孤独,越来越习惯人群中自己的透明。

  其实,对于职场中的“透明人”来说,关于孤独,他们有些是被动地接受,而有些却是主动地选择。

  以下这三位职场“透明人”的故事中,又是否有你的影子呢?

  1.

  小白 男 25岁 互联网公司职员

  透明标签:微信群里的冷场王

  小白生性比较腼腆,特别羡慕有些人能够跟别人尬聊还能聊得很嗨,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场王。

  某天老板心情好在公司的微信群里发了个红包,鼓励各位员工好好干。

  群里的同事们有的用表情包表示感谢老板,还有的打趣让老板在项目结束后发个更大的红包,大家都嘻嘻哈哈地聊成一片,气氛火热。

  就在此时,小白突然插了一句:“感谢老板,老板最酷!”然后,就像突然按了暂停键一样,群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好像之前抢红包的热闹都是假象。

  前阵儿,某部情感类型电影热映,微信群里大家也聊得热火朝天。

  某女同事比较感性,略带伤感地说:“相爱的两个人好像已过了热恋期,就要渐行渐远。”

  有同事在下面附和:“对啊,我和前任就是这样分手的,莫名其妙的冷暴力真的让人很难受。”

  “人啊,怎么总是得到后就不珍惜了呢!”

  小白也添了一句:“这只是感情的必经阶段罢了。”然后,群里又安静了。

  小白说,自己猜25岁,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子,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老年人,但每次努力想要让自己融入别人的聊天中时,却总是尴尬收场。只有身边特别亲近的人才能get到自己的笑点,聊得轻松愉快。

  久而久之,为了避免更多尴尬的产生,小白也就不在群里说话了,渐渐成了微信群里的小透明。

  2.

  阿南 女 28岁 金融行业职员

  透明标签:高冷女神

  阿南自认自己条件不错——纯天然、无加工的外貌,妆前颜值打6分,妆后能有7、8分;身材也蛮好;学历漂亮、爱好特长多,工作上业务能力也强。

  非要找缺点的话,那就是交际方面可能有点弱。

  都说女生之间的友谊是塑料,这话阿南深有体会。因为长得好看、学习又好,从下到大,阿南总是受到身边同性的排挤。

  阿南自己本身性格也不错,不是什么绿茶、白莲,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每一步的成绩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的。但就是因为自己不会说漂亮话,不会讨好别人,所以显得人特别高冷、不好相处。

  在她看来,跟同性相处比跟异性相处难太多了——根性易相处时候,他们夸自己,只要自己接着就是了;女生之间却要复杂得多。

  某天,她去公司洗手间整理妆容,听到厕所隔间里有人在议论自己。

  这两位并不熟悉的同事,一个说阿南的脸一看就整过容,公司里竟然还有那么多男的叫她女神,另一个附和说,阿南总是一副装清高的样子,对人爱搭不理的,其实一心想要钓个金龟、傍大款。

  听完后,阿南自己都一脸懵逼,因为这两位同事跟自己连微信好友都不是,平时更没有说过几句话,平时有什么活动也从来不叫上阿南,现在却在背后这样议论。

  诸如这般的非议,阿南听得多了,也就淡定了。

  她说,还是挣钱好,比什么都让人觉得踏实。她相信只管努力就好,自己站得越来越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些人却还是只能在背后说着自己听不到的坏话,又有什么影响呢?

  阿南觉得跟这些人保持距离,做一个高冷的“小透明”,挺好的。

  3.

  晓琳 女 30岁 广告公司职员

  透明标签:宫斗戏中的吃瓜群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宫斗戏让人看得激情四溢,可要是发生在自己身边,那可就感觉不太好了。办公室里的斗争堪比电视剧里的宫斗,各方关系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不是今天A抢了B的客户,隔天B就在会议上公开揭A的短;就是C剽窃了D的方案创意,D转头就在公司里散播关于C的谣言;E上午刚拍了老板的马屁,F下午就去对着老板一番恭维……

  明明就是个小公司,总共才50多个人,却硬要演出一场鸡飞狗跳的大戏。晓琳实在搞不懂这样整天斗来斗去有什么意义。

  她说,明明就是一群打工的,没有谁比谁高贵,却偏偏搞得跟有皇位要争一样,看着都累。

  有些同事不好好关心自己的工作,天天热衷于八卦谣言,在她看来,这种人实在不值得交往,否则不仅会拉低自己的心情愉悦值,还会拉低自己的智商。

  所以,晓琳把自己当成一个八卦绝缘体,上班期间专心工作,下了班就回家,从不参与那些无聊的不单纯的聚会、饭局。因为,对她而言,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为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烦心,还不如安安静静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呢。

  不合群就不合群,透明就透明,晓琳说,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沦为职场中斤斤计较的小市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