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先行拜礼,行两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则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现在普遍认为,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生活类的古代礼仪吧!

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一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两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一个,叫“拜”,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三拜礼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

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

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

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民族的礼仪。

小淑女们还知道古代哪些礼仪?欢迎来评论区交流学习呀!

-End-

“淑女王冠”星光榜

第六期的参赛主题强势登场:

“现在是女生时代·我的花样青春”

个性女孩与众不同的青春到底有多美?

冠军宝座虚位以待,众编等你C位出道哦~

年度总冠军

将成为万众瞩目的小MM代言女孩!

并获得年度大奖

19年杂志专版刊登+“浪漫星语1.0”系列小编签名版全套图书+19年全年杂志免费订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