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群众贷款产业入股,到底能不能致富?

结对帮扶  “特惠贷”入股  产业扶持

绥阳农信支持“三农”初心不改

一大早,背着背篼,直上高坡,村民李福超和妻子俩穿过杂草丛生的山路,登上黄杨镇清溪村梨树湾,开始了又一天的忙碌。

一串串,一撮撮,红红的辣椒在风中摇曳。满山遍野,一树树的红星点点,点燃秋色一片,丰收一片。

黄杨的小米辣,是出了名的好品种,多年来走俏市场。种了一辈子的辣椒,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0亩左右,亩产3000斤,每年价格波动,单价8元到10元钱一斤不等,加上养猪,李福超一家每年的收入近10万元。

“信用贷款就是好,没有信用社的支持,发展生产哪能行啊。”李福超说,从2009年种植养殖开始,一直得到信用社的支持,从几千块钱到一二十万块钱,去年贷了10万元,今年贷了15万元。

四年前,李福超一家还是贫困户,因为4个孩子读书花钱开销大。不过,这对勤劳的夫妻在信用社的帮助下熬过了一关又一关,送出去了三个大学生。“孩子们读书的学费主要靠种辣椒。”李福超感到几分自豪。  

如今,黄杨镇辣椒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干辣椒800余万斤,实现收入6000万元。涉及3500农户,其中从信用社贷款种植辣椒的农户672户,近五年累计贷款超过6000万元,目前贷款余额1230万元。

不仅如此,信用社还贷款支持当地辣椒加工企业,多角度多层面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信用社49万元的信贷支持,返乡创业的李厚宾搞起了辣椒生产加工和生态蔬菜加工,其生产的产品远销重庆、成都等地,带动了当地更多的贫困乡亲脱贫致富。

据介绍,在诗乡绥阳,今年发展辣椒33万元亩,绥阳联社累计向3518户辣椒种植户发放信贷资金9063万元,最大限度地满足椒农生产资金需求,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

辣椒遍地红,天凉好个秋。微风拂面,蓝蓝的天空下,李福超夫妇感到格外凉爽。

“还了6万块,现在还欠信用社9万块的贷款。”李福超对上门服务的绥阳联社黄杨信用社主任刘曾勇说,今年争取还清后再贷。

“人要讲信用。”揩了揩脸上的汗水,望着背篼里盛满的红辣椒,一只蚱蜢飞过他的额前,李福超嘿嘿地笑了笑。

从7月采到9月,李福超说累得很值。

不远处,野花盛开,还有放牧的黄牛山羊,宁静的山村,好一片红,好一片白哟。

诗画绥阳  养生天堂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新闻中心

总编:石芝谋  副总编:郭文锭  丁本俊

责任编辑: 周丽蓉 | 校对:张洪林

来源:贵州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