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特殊情况:志愿登记者行动不便或无委托人,可拨打四川省红十字会电话028-84313625、绵阳市红十字会电话0816-2210512、绵阳万江眼科医院眼库电话0816-2575616,通过邮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或工作人员上门协助的方式完成报名登记。3、微信登记:志愿者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官网首页进入“志愿登记”,填写志愿者基本信息,生成报名登记电子卡,完成登记。

绵阳举行“春之生·生命如花”缅怀角膜捐献者活动

为积极响应四川省红十字会、省卫健委、团省委等部门的号召,将“春之生·生命如花”进一步延续,让爱心满溢,将光明延续。4月3日,绵阳器官(角膜)捐献缅怀纪念暨倡议活动在绵阳万江眼科医院举行,据了解,这在绵阳尚属首次。

此次活动由绵阳市红十字会、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绵阳市民政局、共青团绵阳市委共同主办,经开区社发局、涪城区卫生健康局、涪城区民政局、涪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协办,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承办。

“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上午,活动在《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散文诗朗诵中拉开帷幕。

在当天的活动中,除缅怀祭祀了捐献眼角膜爱心的人士外,还倡议征集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志愿者中的刘艳是万江眼科医院的护士,也是万江眼科医院眼库专职技术员,在她29岁生日当天,她送给了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她只是万江眼科医院众多角膜捐献志愿者中的一员。

生命的消失是痛,光明的延续是爱。每一例捐献的背后都有一个温暖人心的生命故事。卢华是器官捐献者的家属。 2018年8月,卢华的父亲卢长昭因患癌症去世,将自已的角膜捐献了出来。说起父亲,卢华忍不住悲从中来,但谈起角膜捐献,卢华说:“捐献是父亲的选择,我尊重父亲的遗愿。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行善是父亲一生的坚持。父亲是个唯物的人,生前总是在说死后如果全遗体火化,留下的就只是一把灰,如果能用我们的器官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活得更为久远。”

“今天我们缅怀追思逝者,就是要铭记他们身体力行、奉献大爱的精神,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捐献事业中来,为更多的人带去光明的希望。”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绵阳市人体器官捐献服务队队长,绵阳市中心医院护士长王晓燕发出号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机构加入到器官捐献事业中来,通过更加广泛的宣传动员、普及器官捐献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器官捐献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器官捐献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器官捐献事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光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材料。唯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角膜捐赠的行列,才能使角膜缺乏的局面改善。据了解,目前,全球因角膜病而致盲的患者约1000万人。其中,中国因角膜病致残者约有400万,患者中青壮年约占70%,儿童约15%。这些患者多数原可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可重见光明,但我国每年仅有4000至6000例患者可获得移植,很多患者在病痛中等待,直到死去也得不到移植,其原因就在于供体角膜来源的严重缺乏。

[新闻链接]器官捐献登记方式和流程

1、现场登记:捐献志愿者本人或亲属持身份证件到当地红十字会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工作人员帮助完成网上登记,生成报名登记电子卡,获取“登记编码”,发放《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书》完成报名登记。

2、网上登记:志愿者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www. codac.org.cn),进入“我要登记”模块, 填写志愿者基本信息,生成报名登记电子卡,完成登记。凭“电子卡”向当地红十字会申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书》。

3、微信登记:志愿者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官网首页进入“志愿登记”,填写志愿者基本信息,生成报名登记电子卡,完成登记。凭“电子卡”向当地红十字会申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书》。

4、特殊情况:志愿登记者行动不便或无委托人,可拨打四川省红十字会电话028-84313625、绵阳市红十字会电话0816-2210512、绵阳万江眼科医院眼库电话0816-2575616,通过邮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或工作人员上门协助的方式完成报名登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