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受监测的50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平均值为13.9,比2017年的14.1下降了1.4%,从某种意义上这体现了2018的楼市下行。然而,尽管整体楼市呈现下行趋势,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仍然居高不下。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用以衡量房价是否合理,为买房计划提供参考,数值越大证明购房压力越高,可能存在泡沫。

2018房价收入比出炉,楼市整体下行,为何月薪2万还是买不起房?

也许这个表格你看不太懂,简单来说,如果你是在25岁到了北京工作,拿着"北京平均家庭年收入"的工资,而且只攒钱不花钱,那么恭喜你,50岁生日那天就可以从出租屋里搬出来了……

正常的"房价收入比"是多少?

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在3-6的范围内为正常区间;而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由于其经济快速增长,住房需求迅速释放,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是正常现象。因此,发展中国家正常的房价收入比在6-9之间。

从50城房价收入比排行可以看出,只有长沙、乌鲁木齐、烟台、韶关、沈阳、洛阳、贵阳等城市处于合理区间,相比2014年,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有较大涨幅。其中深圳、三亚、上海、北京、厦门、福州等6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20,这意味着普通家庭不吃不喝20年以上,才够买一套房。

2018房价收入比出炉,楼市整体下行,为何月薪2万还是买不起房?

其中,被称为楼市风向标的深圳房价收入比最高,已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其2018年的房价收入比更高达34.2,远超北上广,甚至接近广州的两倍。有网友调侃称,"深圳的房子,要么你出生就有,要么今生就不再有了!"

尽管近年来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提升,但是房价涨幅远远超过收入涨幅。对绝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如果只是靠工资买房子,就相当于把人生最美好的一半都卖给了房子。

你自己的"房价收入比"

尽管小编不愿意揭露这个事实,但情况就是这样,把你曾经梦想拥有的房子价格,除以你的年收入,就可以得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实现梦想需要多少年...比如用我自己举例,曾经看中北京三元桥附近的两居室,金额大概需要500万,年薪按20万计算的话...大概需要25年。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真的可以"不吃不喝"吗?

可悲的是,压在现代人肩上的不止高房价,我们面临的还有日益上涨的房租,以及与收入不成正比的高消费。对于没有房子的上班族来说,除了每个月几千块的房租,每天要支出的还有交通和生活成本,再加上周末以及节假日的娱乐和出游花费,即使月薪2万又如何呢?到了年终一算账,才发现不过剩下了10来万而已,面对想要的房子,还是像海市蜃楼一样可望而不可及。

2018房价收入比出炉,楼市整体下行,为何月薪2万还是买不起房?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没有容易二字,当别人羡慕着你的高收入时,没人知道你肩上的担子,所有人前的体面,都掩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房价收入比能说明什么?

事实上,房价收入比并不能作为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唯一依据,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特殊城市,房价可能很低,但对应的居民收入也更低,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依旧很高。但这个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收入规划与投资策略。

比如我们给自己定下10年内买房的目标,那么根据房价就可以计算出每年至少需要攒下多少钱用于买房。我们可以将买房的终极目标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然后逐个击破,一方面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收入目标,拓展并扩大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将收入用于投资,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方式实现资本的被动增长。

2018房价收入比出炉,楼市整体下行,为何月薪2万还是买不起房?

而且现在全款买房的太少了,我们只需要计算"首付收入比",算算自己多少年可以攒出首付,以及未来能够担得起的房贷水平,就能通过这些数据规划自己的资产配置。

小编的话

尽管房价收入比无法充分体现房价是否合理,但通过数据和计算方法,我们也能基本算出自己有能力承担哪个城市的房价,进而判断北上广深这种超一线城市是否真的合适我们扎根。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哪个城市都是一种选择,懂得取舍也是一种莫大的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价收入比给我们的启发在于直观反映了收入与房价的实力差距,并且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合理的购房计划。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计算一下自己对首付与房贷的承受能力,找到自己可以负担的房价水平。然后开源节流,既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收入水平,通过靠谱稳健的投资配置实现资产增值,也要合理控制消费支出,减少不必要的花费,一面挣钱一面省钱,才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