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家桥村以农村人居环境“五治”工作为抓手,将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纳入村级办实事工程。会前来自全省18个一类县以及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的参会代表深入我市菁华铺、煤炭坝、大成桥等乡镇现场考察陈家桥村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情况以及贺家湾村、鹊山村改厕情况。

9月17日 全省一类县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会 在我市召开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延文,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冬贵,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袁正乔,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市委副书记刘永红,副市长文平,全省一类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会议播放了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纪实以及湖南省农村厕所革命信息系统演示。付旭明向大会介绍了我市农村改厕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三轮深入细致的入户调查摸底,按照实事求是、应改尽改、全面清零的工作总原则,明确了“2019年完成农村改厕10万座、旱厕全清零、基本无害化”的工作总目标。

至目前,我市新(改)建三格式化粪池72052座,提前超额完成省考指标(39610座);预计年底前我市改厕将达10万座以上。

袁延文指出,宁乡市改厕工作力度大、进展快、质量高、效果好,探索出的“五统一”“四不准”“三必改”“两底线”“一原则”工作模式,为全省农村改厕工作树立了样板,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他强调,要坚持提高站位,切实增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当前农村改厕工作存在的差距;要坚持质量优先,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好今年改厕任务。

会前来自全省18个一类县以及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的参会代表深入我市菁华铺、煤炭坝、大成桥等乡镇现场考察陈家桥村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情况以及贺家湾村、鹊山村改厕情况。

菁华铺乡陈家桥村

陈家桥村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借美丽乡村建设春风开展村庄整治和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谋好了开局。近年来,该村共发动群众捐资1300余万元、投劳5500多个,完成楠竹山、木家湾、鸟窝山等美丽屋场建设,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秀美村庄等。

陈家桥村以农村人居环境“五治”工作为抓手,将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纳入村级办实事工程。按照“旱厕必改、贫困户必改、沿河沿路必改”的工作目标,全村改厕户数达553户。为确保工程质量,坚决把好事办实,该村改厕工程全部公开招标,四支施工队同时进场,按规划施工,按标准建设,做到了改一处达标一处。推行四方共管联动工作机制,由乡改厕办按统一工艺标准和流程全程监管,群众对照改厕公开信中的标准监督施工用料,村干部保障施工队顺利进场、退场,监督改厕农户做好施工后清整工作,施工队完工后督促群众正确接入化粪池并投入使用。至今年7月底,553户改厕任务全部完成。

该村大力开展生态“治水”工作。一是统筹改厕治污,让水“清起来”。二是坚持多点发力,把水“管起来”。三是突出样板打造,让水“美起来”。升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3处,成功创建皂角湾、木家湾两处长沙市“小微水体建设”示范点。

煤炭坝镇贺家湾村

2019年,贺家湾村将“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任务指标为1000座,现已完成903座,到年底可实现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旱厕实现清零。

该村通过村级广播、发放改厕明白纸、召开屋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要点,让广大农户进一步了解改厕的意义、目的、政策,以及卫生厕所的管理、建造技术和使用方法,提高群众改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该村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全村选定贺家湾、学堂滩、陶家冲等5个屋场作为先期改厕示范片。由支村“两委”成员带头,筛选一批典型户、示范户,树立典型,起到引领示范宣传的作用,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局面。

该村定期召开施工方调度会,对进度缓慢的施工队要求说明原因,责令迎头赶上,确保工作效率。严把改厕材料关、尺寸关、质量关,坚持全村一盘棋,严格要求不走样,确保工程质量。群众对改厕工作支持率、满意率高。

大成桥镇鹊山村

2014年,鹊山村率先在全市探索整村土地合作,以“三个坚持”为方向,走出了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该村扎实开展“五治”工作,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工作重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工作,新建垃圾分拣中心1处,设立村级分类站。开展畜禽粪便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备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倡导居民控制粪水排放及生活污水乱流。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65%,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B类水质。废除露天粪坑,新造房屋一律改造三格式化粪池,全村共计改厕350户,改厕率达到100%。拆围见绿127处,拆除“空心房”14处。该村充分发挥党总支“火车头”作用,创新推出“党建+发展”模式,支村“两委”带好头,党员干部当榜样,党建工作强根基,基本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乡村协同共治机制,全村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幅增强。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新建一所“鹊山医院”、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和3个群众文化健身广场,实现村级主干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入户水泥路达到97.6%,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生活越来越“靓”。(文:胡杜强 唐建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