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验之谈”的确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少便利,。我们可能总能听到身边的人说:。

在做一件事前,

我们可能总能听到身边的人说:

“我听xx说,这门课不好,你别选。”

“这本书我看了,好无聊,不推荐你看。”

“有人说这家餐厅不好吃,我们还是别去了。”

“这件衣服我试过,和你风格不搭,不适合你。”

也许你以前不曾接触过这门课和这本书,

又也许你之前对这家餐厅和这件衣服颇有兴趣,

但听了这些学长学姐、亲朋好友的“拔草”,

你或许一下子就对它丧失了兴致。

但是你不去尝试一下,

就因为别人的“经验之谈”就畏畏缩缩乃至选择放弃,

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这件事,

到底适不适合你呢?

心理学中有很著名的“沉锚效应”:

人们在对某人某事作出判断时,

很容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

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以往的经验可以成为攀登的阶梯,

但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

看待问题如果不能跳出预先设定的框,

不去辩证地思考“经验之谈”对于你自己的适用度,

很可能会让人落入自我否定的境地。

在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那些“经验之谈”,

可能是别人喜欢的、你不喜欢的,

也可能是别人的弱项、你的强项。

众人皆说数学难,

但若因此不去尝试着学习,

你可能就无法发现你对数字的敏锐;

听从大部分做决定是简单的,

但因此就人云亦云,

你怎么就能断定自己不是那之外的小部分?

“经验之谈”的确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少便利,

但这些经验毕竟不是我们自己所拥有的。

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

同样也极少有一模一样的待物眼光。

周国平在其书中写过:

我们的本性最经常的被两个东西扰乱和扭曲,

一是利益的争夺,

二是流行的观念。

有些道路,

还是要自己去走才能发现尽头的美丽,

有些事情,

还是需要自己去体验才能感受它存在的意义。

人一代一代的更替,经验之谈只会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经验。

经验可以复制,但结果却并不一定也能复制。

在信息良莠不齐的世界里,

希望你在拥有学习的心态的同时,

也能坚守自己的判断。

“也许你说的很对,

但最后的决定,

我还是想自己做。”

-END-

文案:骆简之

排版:陈铖杰 | 责编:孙昊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