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存在的问题,没重视(不是不想重视,而是没想到)。像我孩子,因为我一直抓得紧,所以他的学习态度还算比较端正,绝不会出现拖拉作业、不重视成绩这样的情况。

数学测验二单元,只考了97分!

语文习作要重写,居然不知道要求!

英语趣配音,我帮他找了个遍,他竟然没有认出是哪一个!

我不生气,

只是失望!

失望的不是他的分数,也不是他的作业,而是——这样的学习状态!

失望的是,我不过是最近略微放松了一点儿,立刻就给我颜色看,唉!

每次我一写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之类的,朋友看到了都会安慰我:不要只想着孩子的学习,不要只看考试分数,要全面看待孩子。不要为这个气着自己!

但其实,我并不只是因为这个成绩失望,成绩的背后,反应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是他重不重视。

何以见得?

我会调查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先看数学单元测试。

成绩97,而班里100的就有6人,最低分也不低于90。这说明什么?——97分真不是高分!

我问:错了什么题目?

比较大小题、口算题、填空题……

合着还不止一题两题!

再看看他错的这些题。

12里面有( )个( ),写反了。

口算36+7=42。

比较大小,第一步得数不写下来。

单位名称写错。

要知道,考试前还复习过,单位名称不会找,还教了他怎么找。

更可气的还在后面。

我说看看卷子吧,签上字。

结果翻遍了书包都没找到。想来想去,最后只能认为——忘带了!

要知道,上学以来,他还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试卷、通知等不带回家。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不重视!

只有一点还算让我庆幸:错已经改完了。不然只能第二天一早去学校找卷子,然后改错。

再来看看语文习作。

重写没什么,关键是他竟然说不出习作的要求。

我细细地问他。

老师是先发给你草稿,还是先讲评的习作?

先发给我草稿,我生字作业写得快,老师就发给我草稿了,说我不合格,要重写。

然后老师就讲评了?

后来老师用别的时间,读了几个同学的。

那别的同学怎么写的?

……不说话了。半天才说:不记得了。

我说:你仔细想。

结果放学回家的一路上,都没有想起来。

这太可怕了!连什么恐龙、生活年代、习性特点,都记得滚瓜烂熟,连坐过的公交车站点都倒背如流,这样的记性,记不住几篇小短文?

那只有1个可能:没认真听!

而且是在明知道自己的习作不过关的情况下,都没想着:我要听听别人怎么写的,回去好改自己的。

这只能让我得出一个结论———不重视!没当回事儿!

再说英语。

本来我已经够挫败的了,这时候就听到Ipad里传来的同学上传配音作品的提示音,打开一看,好几个同学配了gogo的趣配音。

我不禁想了:我周末帮你找,没找到,别的同学怎么找到的?都是一起上课的,别人听了几遍,你也听了几遍,为什么记不住名字?我播着给你看,你也认不出来?

还是那个问题:上课认真听了吗?重视了吗?当回事儿了吗?

再加上之前在北外青少的英语课上,考试成绩既不是满分,也不是前2名,听写单词有一个favourite没写出来。

语文数学英语一起出现的问题,看似不大,但真的让我触目惊心!

成绩不重要,分数也不重要,我看中的,是态度。

你不当回事儿,怎么可能得到收获?

由此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家长,总是对孩子的学习发愁:我天天给他辅导,真是费了不少劲儿,可怎么就是没效果呢?

其实,就是因为不重视。

孩子对学习、对作业、对成绩不重视(原因很多,此处限于篇幅不展开谈)。

而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存在的问题,没重视(不是不想重视,而是没想到)。付出很多,但没抓到点上。

这学期我负责看的课后兴趣班是硬笔书法,班里有一个同学,在课上从来不写字。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老师教不少笔画、结构和写法,也教不少字,有的同学练了好几页。一来,确实字的书写有所提高,二来,也在书法课上多认、多写了一些字,对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可是,这个孩子,每次课的时间都是在玩儿。要么自己玩尺子橡皮,要么骚扰旁边的同学,要么撕满地纸。

这个情况家长知道吗?

第一次课上,我就告诉来接他的奶奶了。

然而?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课,还是这样。

老师说他,也不听,仍然玩自己的。

试想一下,这样的课,报来何用?

孩子这样的状态,家长了解吗?重视了吗?想办法了吗?

班里有几个同学,经常丢三落四。

小A,每天一到学校,就把自己的铅笔盒打开,所有的铅笔——差不多10根都拿出来,干嘛呢?玩啊!搭积木、当武器,实在不行就攥在手里左右挥舞。一会儿就掉在地上了、找不到了,他呢?根本不找。

有一次放学,我看到他的书包敞开着,就背在肩上出门了,我提醒他拉上拉链,他一直说:我怎么弄啊?怎么弄啊?谁帮我弄啊?

我说,你把书包放下来,拉上拉链再背。这才满脸不情愿地、慢吞吞地放下书包。

第二天一早,值班老师来我们班,送来一个数学资料袋,写着他的名字。我一下就猜到,是昨天没拉拉链,他走路的时候又上蹿下跳的,所以掉了出来。

令我惊奇的,还不是这个。

我问他,你昨晚发现数学文件袋丢了吗?

没有,他摇头。

真可怕!他当然发现不了,平时一向稀里马虎惯了。但是,这个毛病家长不知道吗?就没检查一下他的书包吗?

有的家长觉得:收拾东西、整理物品,和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孩子现在学习不是很好,得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但是,收拾东西丢三落四的同学,学习上也马马虎虎。听讲的时候,听一句不听一句;写作业的时候,忘了一点儿;考试的时候,漏题;审题的时候,漏几个字,就理解错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就是他平时做事的习惯啊!

所以,没少下功夫、但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要从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着手改变。

怎么改变?视孩子的情况而定。

像我孩子,因为我一直抓得紧,所以他的学习态度还算比较端正,绝不会出现拖拉作业、不重视成绩这样的情况。

这次被我发现了苗头,那就立刻把它熄灭掉,不能给坏习惯冒头的可能。因为他比较听话,所以我主要是批评、教育+嘱咐。

我明确告诉他:妈妈不是因为你的作业出错、成绩不是100而生气,是因为你的态度不重视。

然后我和爸爸嘱咐他:

  1. 上学后问语文老师,习作的要求。
  2. 问班里的优秀同学,做数学题的时候,比较大小、加减混合等2步以上的题目,是不是要先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下来,以免忘记。

第二天放学,他立刻向我们汇报询问的结果。我觉得,这就是态度的转变。

当然,别指望一蹴而就,孩子的成长是长期的过程,而我们家长,和他们的斗智斗勇,这条路还长着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