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妻子对自己丈夫的称呼有很多,如“良人”。但“良人”这个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也可以称自己的妻子为“良人”。但这种不加区别的称呼也给夫妻带来很多不便。后来,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就成为了“郎”或“郎君”,而丈夫则称妻子为“娘子”,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而丈夫称妻子为“娘子”,则是对妻子的爱称。

等到了南北文化交流的宋代,在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而平民百姓中,也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如白蛇传中白娘子对许仙就是这样称呼的,而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与“新娘子”。而在部分官家中,妻子则对丈夫称“老爷”。也有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外人”,再文雅点,就叫称 “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在外人面前,他们还会对妻子称“贱内”或“家内”等等。

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词汇,还是“相公”一词。看过京剧、越剧和黄梅戏的人,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要知道,“相公”相比“官人”这个称呼又进步不少,毕竟“官人”不过是官家之人,而相公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那“相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妻子会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呢?

说起来,“相公”这个词与曹操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曹操本是汉室丞相,后来又成为了魏公,而无论是丞相还是魏公都是位极人臣,乃是天大的荣耀,因此无论是称曹操为丞相,还是称他为魏公,都不能将曹操身上所有的荣耀展示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的属下就称他为“相公”。由此可见,“相公”一次本来是一个专属名词,是用来特指曹操。只不过后来天下女子都希望自己的丈夫有出息,于是就以“相公”称呼自己的丈夫了。

笔者认为,妻子对丈夫称呼的变化,是男女地位变化所带来的,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逐渐与女人平等,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现在双方称呼的“老公”与“老婆”,正是说明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