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大豆进口量缩减13% 国产大豆是否有底气自食其力

谈起大豆可以说是国人之殇,曾经的世界大豆第一生产国、第一大豆出口国,到了而今竟然沦陷为大豆第一进口国!甚至进口依赖程度高达86%。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美国大豆加征了25的关税额度,直接导致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大幅度削减,1—8月间对中国出口的大豆总量下降到635万吨,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

大豆田

这也意味着我国大豆若要满足国内需求就要另谋出路了,据统计我国今年1-9月份从巴西进口大豆量为5510万吨,同比增加了15%,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印度、乌克兰、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家的大豆进口量。在经过美国与巴西大豆进口的一降一升,我国的大豆进口格局也出现了变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巴西成为了中美之外的最大赢家。

那么在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我国大豆能否自食其力呢?而今2018年再有两个月也就过去了,从当前我国的大豆市场走势看,我国的大豆行情也确实并未受到太大波动,也就是说我国还是有一定自食其力的能力的。与此同时,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我国大豆自食其力。简而言之就是开源节流。

取消豆粕出口退税

这也是刚刚商务部所办法的通知,在通知中提高众多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然而唯独取消了豆粕的出口退税,意图再明显不过也就是要降低我国大豆豆粕的出口量,优先满足国内的大豆供给。

调整饲料配方

该措施也同样是在本月所出台的举措,优化我国标准饲料中蛋白含量,降低豆粕饲料用比,此举虽然豆粕降低比例不大,然而对于我国每年的豆粕总量来说能够结余大豆150多万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也在积极探讨大豆替代物比如油菜籽。

提高国内大豆种植面积

在今年春天我国还对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等地政策性的提出加大大豆种植面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从而提高我国大豆的供给能量,也进一步的实现我国粮食结构的优化。从目前看,我国当前的大豆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50万吨上下,还是非常显著的。

积极开展大豆新品种研发工作

虽然我国曾是世界第一大豆出口大国,然而如今我国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慢,产量偏低,而且同美国、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相比更是全方位的落后,机械化偏差,这都是我国当前大豆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不过由于我国转基因尚未放开,因此我国大豆育种工作也是进步缓慢,但是即便如此也选育出了黑农84亩产280公斤的高产大豆以及“石885”这样的高抗病大豆品种以及一些高产、高油或者高蛋白大豆心中。

综上所述,也正是上述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得我国在大豆问题上有底气自食其力,有底气同老美叫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可以追上国际步伐,至少在品种竞争力方面同国外大豆不落下风,而且优化我国粮食结构,提高我国大豆自主能力,当然最终希望今后能够有一天我国大豆真的能够有一天实现自食其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