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中国芯片与厂商。图:主芯片领域的国产市占率和厂商(注:0%的部分指市场基本不可见,市占率无限接近0%)。

导读:商业产品想做到世界第一绝非易事,何况是积贫积弱的中国芯片!

马爷爷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对于中国芯片,不论是唱衰还是膨胀,产业的车轮冥冥中依旧遵循着这个辩证法。本着不吹不黑的态度,我们推出了这个世界第一榜单,不做广告,所以想必也不触犯《广告法》。

我们认为,如果市占率全球第一能够代表中国芯片的高度,那么数字背后反映的就是中国芯片业目前的真相,至少是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以下2019年上半年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一部分非上市企业则参考近期数据作折算,力争还原出厂商实际情况。闲话少说,先一窥真容!

图: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中国芯片与厂商

上述9家厂商为不完全统计,大部分来自细分领域(而非主芯片),所以没有接触过在情理之中,无需像笔者一样怀疑人生。

​1、华为海思:不只是麒麟

对国人来说,在华为做大消费者业务前,没多少人知道这家“小”公司这么能赚钱。在麒麟CPU完成逆袭之前,更没多少人知道海思已经做出了不少牛X的芯片。哪怕在华为内部,早年也流传着“神终端,圣无线,海屌丝”的调侃。

图:海思近日推出全球首颗AVS3标准8K解码芯片

实际上,海思是有着28年历史的老牌Fabless,全球第6大芯片设计企业。产品线覆盖手机、安防、机顶盒、网通、服务器和AIoT等几大领域,可以说完全是巨头级别的布局。由于终端产品给力,海思在安防监控SoC和网通SoC领域早已做到业界No.1,手机和机顶盒芯片稳居第一梯队。

近年发布的一系列主芯片性能在线,包括服务器CPU、NPU、ISP甚至DSP。我们上次在全球首款7nm 5G SoC!麒麟990正式发布(内有彩蛋)中爆料过,海思正在进攻GPU这座山头。

图:使用海思视频芯片的运动相机

其中,80%-90%的芯片华为自用,并不对外销售,而据我们所知海思对外销售(B端)的芯片基本来自三个领域:安防、机顶盒和电视。所以,前段时间爆出小米生态链企业的运动相机产品搭载海思芯片的情况反而在情理之中。2、汇顶、比特大陆:君子豹变

比特大陆、安世半导体和汇顶科技是百亿级中坚,除“欧洲贵族”出身、被闻泰收入囊中的安世外,比特大陆和汇顶都是近5年抓住市场机遇迅速起势的厂商。

借助比特币的疯狂,比特大陆的矿机征服了全球矿工的钱包,同时成为顶尖的先进制程算力ASIC设计厂商。由于行情走低,毛利率由高峰期的55%降至上半年的4%。

图:汇顶屏下光学指纹芯片应用

成立于2002年的汇顶科技是典型的深圳故事,借助触控技术、生物识别和智能手机市场紧紧绑在一起,是中国手机厂商崛起的幕后功臣。全面屏东风已至,汇顶的屏下指纹芯片覆盖了安卓阵营67款机型,是国产供应商中的当红辣子鸡。

至于安世半导体想必不用多说,年产1000亿只标准器件的IDM巨头,产品覆盖之广远非本土厂商可比,号称半导体领域中国人能买到的最后一支优良资产,安世收购案之曲折想必让闻泰张学政终身难忘。3、中国芯片的“面子”与“里子”

上述主芯片和大厂无疑是中国芯片的“面子”,接下来的几个世界第一更能真实反映中国芯片的“里子”,此处笔者并无质疑或否定这些企业之意。

表中艾派克(纳思达子公司)和乐鑫科技维持了50%左右较高的毛利,主要依赖大客户和初期产品的先发优势,同样也离不开打印机和IoT体量巨大的国内市场,属于市场容量较小但具备成长性的细分领域,所以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图:主芯片领域的国产市占率和厂商(注:0%的部分指市场基本不可见,市占率无限接近0%)

晶丰明源和博通集成也是细分领域比较资深的玩家,科创板的推出非常有利于这部分企业做大,但多年在成熟市场摸爬滚打之后,面临盈利水平下滑和IP的拷问。

中科汉天下属于业内知名、对外低调的企业,在PA领域深耕多年,2G/3G/4G PA年出货量超7亿颗,另外其2G PA产品占据全球60%市场,能保持追赶的状态也属难能可贵。

图:魏少军教授谈“自娱自乐”

笔者对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2018年的一段谈话印象深刻:过去20年尽管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高速发展、突破了多个大关,但是中国芯片设计的主流正在逐步远离高端通用芯片,发展高端芯片不能自娱自乐。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芯片业的三个问题:一是基础研发能力不足,依赖第三方IP供应商甚至代工厂,二是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厂商偏安一隅、小富即安,三是滥用IP核,产品同质化严重、陷入价格战。在中国,几乎所有10亿规模以下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都挣扎在研发——产品——市场的泥潭中。

对于芯片企业,做强与做大之间互为因果,能否从细分领域成功突围是事关命运的关键一战。

*本文为【芯片大师】(立创商城旗下芯媒体)原创,版权归创作组所有,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