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摇曳的红光,在桃花溪上映出了彩霞的美妙身影,而粳米酒的清香,也不知道迷醉了土掌房中的多少过客。长桌案边,无数人已经深陷在彝人古镇,找不到了回家的路,怀着好奇,注视着阿普湖边熊熊的篝火,也不知道古老的图腾,在祈祷的热舞中是否会苏醒,是否会应和。

彝人古镇,多姿多彩的拜火文化,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民族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原始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地,一组史诗梅葛创世篇里面的这种开创精神,至今还震撼和启示着后人,彝族是一个怀旧的民族,也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民族,因为怀旧所以忘不掉,那已经在历史中已经消失的古城,因为它富有创造力,因此,古镇的遗址也重获新生。

带着现代符号的彝人古镇,它是深情的,在它的眼眸中写满了过去的故事,非常整洁的石板路,带着古镇的大气华丽,绚烂的的牌坊书写的是无尽的巍峨,静静流淌过的桃花溪,还带着柳绿桃红的一番诗意,而一座座的青砖绿瓦,明秀雅致的院落,也在微风中舞动着她天然的美丽。挑起的屋檐就像苍鹰一般,茶座间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似乎还萦绕着迷蒙的山水风情,在小桥流水之间,各种银器店,民俗的工艺店,都映照着夕阳,而书房、画坊也轻轻地融入了巷尾的晚霞之中。当你静坐在茶室边的时候,便能听到水声叮咚,农家小院影壁上彩绘的山水花鸟,以及酒吧成串的彩灯,在夜市中竟然显得十分的和谐,一点也不突兀。

彝人古镇,多姿多彩的拜火文化,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民族

或许是因为因循了楚雄彝乡的建筑风格,彝人古镇那一排排的格局,非常一致,门窗也像复制一般的土掌房,让人还没靠近,就产生了一种在泥土芬芳中闻到的亲切味道,当你踩着木质的楼梯,缓缓前行的时候,思绪好像已经飘回来了浪漫的童年。彝家酒歌在耳畔悠悠的回响着。彝家名酒的醇香,也令人非常难忘,和香喷喷的羊汤锅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错过。

阿普湖,是彝人古镇中的明珠,湖水非常的清透,街道回环,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微微有些疲倦的游客们,都会聚集在这里,在湖光山色中,畅饮着只属于当地人的大餐。湖中心最迷人的不是小岛,而是这里的一番歌舞戏台,每天晚上,光筹交错的时候,彝族艺人们就会在台上表演着一场又一场的歌舞,身材曼妙的彝族姑娘舞动着长袖,即便是无画,也是最美的风景。

彝人古镇,多姿多彩的拜火文化,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民族

月亮刚初升的时候,繁星点点。彝人古镇,都会不约而同的亮起一堆又一堆的篝火,在广场上祭火的仪式,已经在庄严的吟唱声中开始了。年轻的彝族小伙子,在古老的经文声中抄起木头,砖木取火,但万千火把被点燃时,炙热的火焰染红了那片深沉的夜空,璀璨的礼花,也会随之绽放属于自己的斑斓。小伙早就牵起了姑娘的手,在篝火边跳起了深情的左脚舞。抵不住诱惑的人,也纷纷下场牵起身边的手,和着山歌的节拍,跳起了幸福的圆舞曲。

彝人古镇,多姿多彩的拜火文化,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民族

在这里,火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风俗,更是一种图腾。它们崇拜火就像是汉族人崇拜龙一般,玩火、欣赏火、拜火,本来就是它们的天性和本能,火把庆典的狂欢、张扬,是无尽的崇拜,,火把盛会上的美食沉淀的是艺术的盛宴,火中舞动的是歌舞的辉煌和文明的灿烂。从古到今,火就是人类进步最好的证明。而当地人崇拜火,拜火,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恩,一种回馈和一种升华,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眷恋呢?火一把,是彝人古镇的风景,也是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心灵荡涤。

在这个古镇中,还有两处必须观赏的地方,其中一个是桃花溪。这一条桃花溪是古镇的母亲河,清澈的流水,精致的栏杆,复古的石桥,呈现的不仅是秀美风光,还有古老的对歌,悠然的小舟,不朽的爱情传说。另外一个是火塘会广场,每天晚上,广场都会举行非常盛大的歌舞晚会,男男女女欢歌曼舞,非常其乐无穷,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持续了三天。

彝人部落,它是一个原始的部落,拥有许多的淳厚的民俗风情,梦中彝人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风被完美的再现,真实又令人感叹。如果你对这个多姿多彩的拜火文化感兴趣的话,不妨来到这里感受一下,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惊喜万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