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洗稿”这个行当,其实每个人都要学会

文 | 梦惜仙

很久没写干货了,再一写居然是这么不堪的行当——洗稿。

其实“洗稿”可以说是一种技能,用得好则好,用得不好则让人唾骂。

为了证明自己的求生欲,先说明我是很讨厌别人洗稿的,这种行为跟偷东西没什么区别,因而在“洗稿”这个词语不怎么流行的时候,也叫做“剽窃”。然而我这里要说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洗稿”,并不是指这种“剽窃”,而已一种为了创作而创作的创作,即便这也不是什么见得光的技能,但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这种技能,这是一种灰色规则的技能。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恰好又是做着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很多时候,你的“创作”不是从模仿开始,而是从“拼凑”开始,“拼凑”是属于低层次的洗稿,也是最容易被人识别并且嫌弃的做法,因为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谈不上多少自己想法——这篇文章来一段,那篇文章来一段,看看字数差不多了,表达的意思也还算过得去,那就成了一篇新的“文章”了。

这样的文章常见在所谓的“干货”以及“鸡汤”,因为两类都是比较容易拼凑出来的。前者容易有一个框架,在框架内“取材”填充就好了,反正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而后者本身就容易不用什么逻辑,只要把一些听起来有道理的段落合起来就好了,每一段听起来都让人有所触动。这样的洗稿方式曾经很泛滥,现在也不少见,得益于各个平台对于抄袭越来越严格的检测和正确的判断。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这种“拼凑”式的洗稿难以生存的时候,洗稿者部分为了自己的“前途”继续,不得不动点脑子了,这时候他们学会了“消重”——这个技能写过论文的都知道。改变写法、增减字词、调换语序,这三大消重法宝要是用得好,论文检测系统都很难检测得出,更别说那些自媒体平台。

然而这样得出的文章太辛苦,还没有什么质量保障,还是有些人不满足现状,不能光靠这种无脑的思考来洗稿——那就加入一些想法,抄几句别人的,写几句自己的,偶尔还能灵光一闪,写出一些不错的语句。这样的洗稿渐渐高级了起来,一般人也看不出来,看过相似的文章,也能说感觉似曾相识。

到了这里,洗稿跟再创作、原创,慢慢地模糊界限了,一些以此为生的人甚至也以为自己写得都是原创了。然而判定是有存在洗稿行为,有时候主观意愿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而这个判断标准正是争议的来源,毕竟主观的东西很难衡量。

其实我原本是想要写一篇纯干货,写一篇“洗稿”的教程,一不小心就写成“洗稿成长史”。“洗稿”这种行为,不得不承认,我是做过的,都是在公司里为公司而做,是一种工作的需要。可对于我而言,洗稿其实比自己写一篇还要耗费精力,毕竟每一个字都是别人的想法、自己每打一个字都要跟随别人想法,反倒不如写自己的东西自由自在,像是在这诗梦零号铺里,我想写诗梦就写什么,别人爱看不看,不是为了专门讨好每一个人,只是自己想写。

然而有时候为了工作很无奈,在别人眼里洗稿能够提高产出,其实别人不知道的是,写原创才是真正的效率,而且避免了很多隐患。

-END-

诗梦零号铺,在听你倾诉

这里有我的故事

也有别人的故事

希望能听到你的故事

晚安,少年

别等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