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中国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进行胎教,出生后对宝宝进行脑力开发,等到孩子上了学,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各种培训班、补习课……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总是想以"年龄"取胜,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能够早点接触,学习时间越长,孩子便会比别人聪明,就一定能够赢过其它孩子。

在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这种例子,甚至我们自己也是这种情况。

表姐对刚上幼儿园的女儿糖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每次家庭聚会,都能看到她匆匆忙忙赶来赶去,原因都是要急着接送孩子,陪着她去参加补习班。

直到不久前,我看到她发了朋友圈说"没有了工作后的生活更累",在我跟她聊天后,才知道,原来是"心累"了。

表姐是在怀孕后就辞去工作,直到糖糖成长到5岁,表姐都一直在专心培养糖糖。但即使这样,糖糖也并没有获得特别出众的成绩,无论舞蹈还是学业,都一直处于中游。

这让很多人不理解,

中国的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花时间、花经历,为什么孩子进步的速度,有时候还不如"放养"的孩子呢?

学习方法>时间投入

我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有过分的期待,认为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孩子就必须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我们。

但其实这是不对等的。

这跟解数学方程一样,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方法,自己对着那道题一整天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德国获得过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德国人也被公认是世界上非常聪明的人。

但是与中国的教育方式非常不一样的是,德国人在教育孩子身上,并没有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德国的孩子是我们认为的"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秘诀。在他们眼中,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才是孩子成功的重点。

德国教育孩子有这四个秘诀

包揽一半诺贝尔奖的德国,告诉我们对孩子应该这样教育:

(1)秘诀一:家长"立规矩",孩子才能"守规矩"

在德国的幼儿园,随处可见的就是规矩,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有不同的规矩,比如:

不准带家里的玩具到学校;

能吃多少食物就拿多少食物,保持"光盘"等等。

在学校,不止孩子有规矩,幼儿园对家长也有要求:

孩子入校园后,家长便不可抱着孩子,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

在孩子无理取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时,家长也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

德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教育孩子独立自主。从"设置界限"来让孩子行为思考变得更加理性,随着反复"训练",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遵守本分。

(2) 秘诀二:家长"知无不答",对孩子采取不同时期不同说法

中国对于性教育思想,总是带着封建保守。

在孩子提出"性"是什么时,普遍家长会逃避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还会指责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要再问这些问题了等等。

这让我想起以前初中时期的生物生理课,只要看了人体生殖器官的解剖图,便会被大人和男孩子指责是"色狼",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大家对于性教育的接受程度还是很低的。

但是性教育在德国却是很正常的事情,学校会将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孩子四年级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

家长和学校都知道,在性教育这个问题上,正面引导好过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不止在性教育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总是有所避讳,认为孩子还小,不应该知道这些,但其实,家长的话对孩子有引导的作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来决定我们应该怎么教育。

(3) 秘诀三: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

德国对孩子的教育很严,但是他们严于行为,对于思维上的发展是放松的,学校和家长鼓励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的发展和方向,给与孩子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

德国的小学,每天下课的时间是在下午1点,剩余的时间会让孩子选择兴趣班,比如运动、艺术、手工和自然科学。

在这种模式下,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他们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手工等。

孩子在这种兴趣课程中,逐渐发现自己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秘诀四:书是孩子心灵之窗,家长鼓励孩子多看书

德国是世界上书店最密集的国家,数据显示90%的德国人每年读至少一本书。在中国的奶茶店遍地开时,德国的书店却也在悄悄增长。

德国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通常会这样做:

A. 以身作则,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接受书籍的熏陶;

B. 与孩子一起到书店挑选喜欢的书籍,配孩子进行阅读;

C. 引导孩子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这种方式的培养,让孩子自己也打从心底喜欢上书籍。

教育孩子,家长要记住这几个点

从德国教育孩子的秘诀中,我们知道,德国的孩子并没有所谓太多"硬性"的教育,而更多的是引导,所以,通过学习德国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孩子:

(1) 让孩子逃离舒适圈,学会理性。

家长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就像德国幼儿园在教育中,给孩子和家长都设置了一定的规矩,根据规矩来让孩子变得更加理性。

(2) 给予孩子一定的思考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非常需要摒弃的做法就是家长"过分专制独裁",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思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容易让孩子从内心产生抗拒心理的。

(3) 让孩子培养阅读的兴趣。

阅读书籍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思维等等,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上,我们可以让模仿德国教育,从家长本身做起,树立榜样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质来适当增加阅读游戏、读后感等。

(4) 根据孩子的特征来选择教育方式

根据孩子的性格(内向/外向)、兴趣(运动型/文学型)等来选择应该怎么教育,比如内向的孩子内心较脆弱,我们可以多通过引导、暗示来教育等等。

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掉进这些误区,比如用自己的观念来强迫孩子学习、认为付出一定会等于收获等等,但其实,家长一直是在背后默默引导和支持着孩子成长,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足够资源,来鼓励他们,但绝对不是用我们的观点来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

孩子的教育,注重的是技巧和方法,绝对不是起点的位置。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