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这仅是一个借口,我们要解决的是相应的问题,如果孩子真觉得读书没有用,我们可以用提问找根源、建立学习的快乐观念、不断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帮孩子真正爱上学习。所以,面对孩子提出的学习无用,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问他为什么觉得没有用。

如果孩子和你说读书没有用,不想读了,你会怎么处理?

可能你会很慌,很着急,然后反驳孩子,告诉孩子读书是多么有用。然后,觉得还是不管用的话,你可能还会找一堆人来一起劝孩子。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遇到这种情况,不用着急,孩子有可能只是和你开了个玩笑。当然,孩子开这种玩笑的概率不是很高,但却有很大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借口。这就像我们被人嘲笑画画画得丑的时候,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画的好了不起啊,画的好有什么用”!而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面临囧境的时候,很多人用“没有用”给自己解围。

所以,孩子说学习没有用,是给自己解围的一种方式,关键在于他不知道怎么面对学习。这时候不要急着让孩子接受“读书很重要”的观念。正确的做法是,你平和地问一下孩子:“可以和我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读书没有用吗?”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感觉这种处理方式似曾相识,没错,其实这就是第一节课三个步骤发现、激发和保持的深化,我这里把第一步“发现”给做的更深入了。你可以仔细体会这种方法论,这对你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面临孩子出现的状况,提问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发现孩子出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这就像去医院看医生,你说我头疼,医生肯定会问一堆问题然后给你做必要的检查,最后才是开药治疗。开药不难,难得是怎么对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这才是看医生的精华所在。

而诊断这个重要的环节,恰恰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候缺失的。所以,面对孩子提出的学习无用,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问他为什么觉得没有用。

一位从教30年的教师告诉我说,大部分孩子不是觉得读书没用,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读书具体有什么用。他们所提的读书无用,多是对自己遇到问题的一个笼统概述。所以,当你问孩子为什么觉得读书没用的时候,离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很近了。我们并不缺解决问题的智慧,只是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的时候,缺乏太多的常识了。

如果通过询问,你发现孩子说读书无用就是一种发泄性的借口,那就不用管这件事了,直接帮孩子处理他实际遇到的问题就可以了。但如果发现孩子确实觉得读书没什么用,这时候我们就要尝试来改变孩子的观念了。

最理想的办法是根据孩子对读书无用的解释做有针对性的工作,但是每个孩子的表达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这里提供的办法只能是相对通用的办法,但具有针对性的部分,还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答案灵活应用。

那么,这个通用的办法是什么呢?

第一步:继续向孩子提问。之前的提问,虽然解答了孩子是不是真的觉得学习无用的问题,但一定还会形成新的疑问。比如说,孩子学习无用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他为什么不肯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等等。知道你从孩子的答案当中再也找不到疑问了,也就大概完成了对孩子的深入了解。这个时候,你有很大的概率从孩子的回答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询问的过程要注意技巧,以孩子愿意真实的回答为目标,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是在质问他。

第二步:更新家长自身关于读书学习的价值观。可能,大部分家会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成绩上,认为这对于孩子的未来意义更大。没错,分数代表了很多东西,但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说,分数是对他学习成果的检验。我们盯着分数,除了给孩子形成一种学习的强制推力以外,并不能给孩子的分数带来额外的帮助。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恰恰是孩子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学习目标、情绪情感体验、意志力、自信心等等对高效率学习的维持至关重要!而这些,才是我们能实实在在帮到孩子的。

所以,作为家长,多关注过程而少关注结果,对结果的意义反而更大!

第三步:和孩子一起改变学习需要吃苦的观念,学习可以是快乐的!很多家长会觉得需要吃苦,那么我问你,你觉得工作苦吗?你觉得当初谈恋爱苦吗?你觉得天天做饭苦吗?这些过程我们都是有很多欢乐的!同样的,学习从来不需要吃苦,孩子一旦学进去了,有无数的成就感获得感在等着他,其乐无穷!

我们之所以告诉孩子学习吃苦,无非是想让他努力一点。那么我们就直接告诉孩子努力就好了,干嘛要给他塑造一个学习很苦的形象呢?这相当于在孩子和学习之间树立了一堵无形的墙。

就像你没生孩子之前,所有人都告诉你生孩子很苦,天天有一堆人给你说生孩子的悲惨,你还敢生吗?恐怕再想生也会忐忑不安充满焦虑吧!没有人喜欢干吃苦的事情的!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他们对人生、未来的设想还停留在想象和期待当中。能够让他们感受最深的,是当下的痛苦和快乐。这是人生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必须正视它!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并感受到:学习可以是快乐的,才更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欲望!

第四步: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如何才能感受到快乐,关键在于学到的东西可以实践。

举个例子,假设我有一套方法,可以让你学了以后立马自己能够用来独立赚10万块钱,你想学吗?你肯定想学。

学习经过实践检验是有效的,才是快乐的事情,等你真的挣到10万块钱,你可能会想老师讲的东西真好使,我得和他学学有没有赚到100万的方法。

但如果我告诉你我有一个课,虽然听了没什么用,但是特别精彩,邀请你来听听,你肯定不愿意来。

那么如何实践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在生活中。

比如你和孩子去吃饭或者买东西,经常遇到各种优惠的方式,你可以让孩子帮你算算哪种方式最省钱。这可以让他体验到数学没有白学。

比如坐地铁的时候你可以问问孩子,知道那么多地铁却不会相撞,是怎么安排速度和时间的吗?然后你可以告诉孩子相遇和追击的问题就是用在这里的,在设计地铁调度的时候,经过了大量计算。

比如你可以问问孩子醋为什么不能放在铁容器里,让孩子逐渐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交流,恰恰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真正魅力。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我们赋予知识的功利心太强了。在古代,读书是为了做官,但现代社会,读书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这种思想观念,我们家长首先应该变更过来。

最后,我们做一下总结,孩子说读书没用,并不一定是他真觉得读书没用,而很可能是他对自己所遇学习困扰的一个笼统概述。我们应该先通过询问判断他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这仅是一个借口,我们要解决的是相应的问题,如果孩子真觉得读书没有用,我们可以用提问找根源、建立学习的快乐观念、不断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帮孩子真正爱上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