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我们国家队当时之所以会如此强烈的要求姚明不缺席国家队的比赛,主要是人才青黄不接断档所致,前一批九十年代帮助中国男篮闯进了世界前八的球员如刘玉栋、胡卫东、孙军等人已经老去,而新一代的球员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朱芳雨、王仕鹏、孙悦等人都还未能完全的成长起来,而王治郅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归国,我们从1号位到3号位的实力急速下降。在姚明一枝独秀的时期,我们中国男篮也把我们以前熟稔的“小快灵”的打法丢得干干净净,并且因着那些年NBA联盟的篮球思维的影响,让我们很多当时的小孩儿、现在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个个都以为自己跟那些身体素质超群的NBA球员一样,满脑子想要飞天遁地强冲强杀。

北京时间12月11日

1980年9月12日,上海市徐汇区有一个小男孩诞生了,他出生时没有天雷轰鸣、日月耀光,只是因着他父母都为篮球运动员的基因,大家都默认这孩子日后会成为篮球运动员。

或者至少说个子一定会长得很高大。

这男孩不负众望,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长到了将近一米五,在我们国家当时的体育环境下,这样的男孩不去打篮球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而这男孩在选择篮球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之后的第一个打击来自于咱们国家队的名宿杨伯镛,杨老在五十年代便入选了国家队,退役后也成了著名的篮球教练员,可以说是咱们新中国第一代篮球人。

当年杨老见到了当时不过十岁左右的男孩,留下了一个虽然高大、但是协调能力一般、比较呆板的评价,并且还说出了一个跟男孩同龄的名字叫做王治郅,说这个叫做王治郅的孩子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很出色。

于是在这个男孩的心里,王治郅的名字就扎了根,成为了他后来职业生涯道路上追赶的第一个目标。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做姚明,我们球迷一般也叫他做姚哥、姚主席、女兆日月,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姚明退役前的巅峰时期,是中国男篮最后的辉煌。

姚明的职业生涯轨迹,很多球迷都非常熟悉,从1998年被选入国家队为国征战,到2011宣布正式退役,他的职业生涯并不漫长,不过短短十四年的光阴,比起很多传奇篮球明星如刘玉栋、刘炜等人,着实显得有些太短。

但是在这十四年的光阴里面,姚明作为职业球员所承担的责任却又不是这短短的十四年就可以一笔带过的了。

他先是在CBA联盟以王治郅为目标不断奋进,在拿到了CBA常规赛MVP、总决赛MVP和CBA总冠军之后以状元秀的身份加盟美国的NBA联盟。他是中国乃至亚洲男篮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NBA的状元秀,而这个状元秀不仅仅只是关乎姚明个人职业生涯的更上一层楼,更是完全的影响到了中美两国的篮球界。

在姚明加盟美国的NBA联盟之后,NBA联盟在咱们国家的商业市场份额迅速增长,据网上能够查到的资讯,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市场贡献的纯利润就已经达到了NBA总纯利润的10%!

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姚明带来的,他打通了咱们国家篮球从业人员和球迷和世界最高水准的篮球赛事联盟NBA之间的道路,同时也给NBA联盟带来了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中国大品牌赞助商纷纷赞助NBA联盟的球队,燕京、匹克、安踏、李宁,还有昆仑润滑油等等,都成了我们篮球迷耳熟能详的品牌;

我今年27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关于篮球几乎除了中国国家队那就是NBA,而刘玉栋、胡卫东、巩晓彬、孙军等老一代球迷的名字,在我这一代球迷的感受中,几乎与上古时期无异。

对我们这一代球迷来说,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算“现代”,而之前的通通是“古代”。

这便是姚明作为职业球员的影响力所在,在打通了中美两国关于篮球商业文化的合作交流的障碍之后,更是极大的扩展了我们这一代篮球迷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了美式风格、欧洲风格、南美风格的篮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这跟九十年代的球迷只知乔丹不知其他大异其趣哉。

姚明很厉害,无论是国际影响力还是职业生涯个人成就,在咱们中国男篮历史上都是独一份的存在,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便是:他实在是太强了!!!

在姚明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他每年除了在美国NBA联盟打完82场常规赛和从三四场到十来场不等的强度更大的季后赛之外,还要回国参加国家队的所有国际比赛。

作为那个时代独树一帜的实力强劲的核心,国家队不能没有姚明。

很多时候,除了亚洲杯、世锦赛、奥运会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事之外,就连练兵为主的斯坦科维奇杯或者说四国赛等赛事,姚明也必须回国参加。

全年无休,是描述姚明在加盟美国NBA联盟之后的职业生涯的最恰当的词汇,像美国那些球星,在漫长的赛季结束之后,他们都会有一段空闲期,商业价值高的就满世界跑活动,也算是全世界旅游;商业价值低的就做一些自己喜欢玩的东西,比如钓鱼打游戏之类的,只有姚明,在不断的备战。

而我们国家队当时之所以会如此强烈的要求姚明不缺席国家队的比赛,主要是人才青黄不接断档所致,前一批九十年代帮助中国男篮闯进了世界前八的球员如刘玉栋、胡卫东、孙军等人已经老去,而新一代的球员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朱芳雨、王仕鹏、孙悦等人都还未能完全的成长起来,而王治郅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归国,我们从1号位到3号位的实力急速下降。

可以说真正有实力跟国际上那些对手较量的只有一个李楠!于是姚明就更显得至关重要了,最起码他在内线的位置上,在当时的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实力。

慢慢的,我们关于中国男篮的整体策略就从九十年代的“小快灵”转变为了以姚明为核心的落阵地内外传导的传统打法。

而在那个时期,即便是后来孙悦、刘炜成长了之后,对于中国男篮的评价依然是后卫运球过半场太费力。

在当时的人才断档期,姚明一枝独秀,这中国男篮冲进奥运会前八的责任,大部分就都压上了他的肩头。

篮球本质上讲究的是均衡和团队嘛,内线、锋线、后卫线均得人才济济、攻防两端更是得完全兼备才行,可是当时的中国男篮,内线姚明一柱擎天,而锋线和后卫线却有些人才不足,姚明便只能无论赛事大小都强撑着帮助国家队渡过难关。这一局面直到08年朱芳雨的三分愈发精准、王仕鹏也完全成长了起来以及孙悦以新式高个子后卫姿态出现在大家眼前才稍微缓解。

这也是我们现在总是在不断的怀念08年那届中国男篮的原因,本以为只是开始,却没想到随着姚明之后的伤病而宣告结束。

姚明在09年因伤缺战的时候,我们便连亚锦赛冠军的宝座都丢掉了。

在姚明一枝独秀的时期,我们中国男篮也把我们以前熟稔的“小快灵”的打法丢得干干净净,并且因着那些年NBA联盟的篮球思维的影响,让我们很多当时的小孩儿、现在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个个都以为自己跟那些身体素质超群的NBA球员一样,满脑子想要飞天遁地强冲强杀。从历史脉络的角度看,姚明时期的中国男篮已经是疲态尽显,只是因为姚明的强大又再度续命了几年而已。

没有姚明的话,现在中国男篮的疲软状态本来应该提前十数年就会出现的;

我们现在总是诟病现在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打法也不灵活,这一切都已经从姚时代就埋下了伏笔,姚明帮助中国男篮延续了辉煌,但姚明不可能一直都是处于巅峰状态的职业篮球运动员。

中国男篮要重生,不能去期望再出现一个姚明,而是如姚明担任篮协主席之后所做的那样,从青训做起,打好基础,期待之后的全面迸发。

我们应该找回的,也不是姚时代的篮球,而是九十年代全员皆兵的“小快灵”篮球,那才是最符合我们中国人身体素质和思维习惯的篮球打法。

这些工作,现在姚主席正在努力的做。

而我们这些球迷,非得多一点耐心不可~~~如何评价姚明对于中国男篮的贡献呢?我想八个字足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