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横流的拼多多,该何去何从?

今年的双十一继续热闹非凡,新的记录再被不断地刷新着,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年的数据。

21秒破10亿,比去年快7秒;2分05秒破百亿,比去年快了近一分钟;第一小时成交额比去年多了约100亿元;

仅用1小时47分26秒,2018天猫双11成交额就突破1000亿大关,比去年快了7个多小时。

马云对此表示:“双十一并不是折扣的日子,更是感恩的日子,因为有消费者对淘宝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今天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淘宝”。

好一个口才,说得我都信了。

假货横流的拼多多,该何去何从?

相比于淘宝的风光无限,我们不得不提起国内另一个电商:拼多多。

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线,直到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在美国上市,发行价19美元,市值达到240亿美元。可是好景不长,各类品牌伪劣产品、假货布满拼多多,有人曾笑称拼多多更应该叫做“假多多”。直到本年10月,拼多多发布了商家公告,对销售影音会员商品的准入条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商家在拼多多二级分类“音乐影视”下发布各大影视平台会员类商品,将需要提供相应的授权书,以证明视频平台会员业务运营方确授权商家在拼多多销售其会员商品。

拼多多的崛起和阿里巴巴的打假:

阿里巴巴重拳出击,打击淘宝假货。在此之下有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假货横流的拼多多,该何去何从?

可能大家会问了,阿里巴巴打假跟拼多多有什么关系?

大家有没有想过拼多多的假货是从哪里来的,我给大夜家一一道来。淘宝从成立至今,大大小小的卖家数也数不清,其中充斥着为数不少的假货卖家,《打假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战队已与全国23个省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向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在阿里巴巴吧在全力的打假的时候,拼多多出现,利用低价和社群营销迅速崛起。拼多多里的众多商家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阿里巴巴淘汰出去的商家,而此时拼多多的出现,给了他们另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平台。众多商家蜂拥而上,从淘宝转移到拼多多。

好消息是,拼多多已经开始全面整改。

拼多多受到社会舆情的关切之后,深刻认识到平台还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履行平台主体责任能力有所缺失、平台内部治理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并迅速展开打击销售侵权和假冒产品的“双打”行动。仅8月2日至8月9日期间,平台已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45万条。

假货横流的拼多多,该何去何从?

我们希望本土的电商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并走向世界,而不是仅仅的窝在自己的国家坑害自己的人民。除了技术外,更重要的“品德”,切勿为了一时的利益,葬送了大好前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