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金融行业,在大多数人眼里,应该是这样的:

人才济济,分分钟错过几十亿,高大上,一直被视为人生赢家。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以证券公司和银行为例,对比他们的金融行业人均工资,你又拖后腿了吗?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16家证券公司工资排名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16家银行工资排名

其实,真正走在金融领域顶尖的只在电视剧里,不少都是名副其实的“金融民工”。

银行柜员

活儿累、全年无休、不光体力消耗大,还费脑子、累心,最重要的是钱还不多。

他们是银行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却挣得最少的岗位之一;他们之中很多人一天下来喝不上一口水;实在憋不住了还得经过客户同意,才能去上一次厕所;很多年轻人得了肩周炎、颈椎病;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几年都没跟家人一起过过年;更没有时间像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一样约会、逛街、看电影;每天不仅要无条件接受客户的各种无理要求,还要听着各种奇葩的责骂……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保险从业者

据媒体分析,全国保险营销员超650万,主动离职率达34.25%,保险从业者大半已流失。

离职淘汰率高、社会地位低、收入不稳定、缺少归属感……这些都是笼罩在保险从业者头顶挥之不去的乌云。

虽然工作比一般的白领自由,但是前提是业务、业绩要达标,更多的时候你得在外面从早跑到晚,却还不得不面对一单都没成的挫败感;你跟客户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客户一句“我再考虑考虑”瞬间将你的热情浇灭;月底的时候就更别提有多焦心了,业绩没达标,奖金又没了着落……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私募从业者

私募工作感觉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在金融圈都差不多,特别是这些二级市场的私募,完全靠天吃饭,行情不好的时候其实非常一般。

谈业务诸多限制,收入自然也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例如: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一句话概括就是:不准打广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私募公司自己的网站都不能打广告!

此外,私募募资,只能向“合格投资者”(说白了也是有钱人)募。标准如下:

1.个人年收入50万 2.金融资产300万 3.企业净资产1000万

穷人想给你投,你也不能收。

做私募很累,做私募的家里人也很累。私募基金经理每天看10个小时盘,周末也要看盘,当每一位私募基金经理都意识到看盘的重要性,恨不得一天有25个小时?还剩多少时间陪家人??

苦逼的金融民工千千万,说的是你吗?

你中招了吗?

有人说:“中国的金融业是最能实现中国梦的行业,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你出身多么低微、学历多么普通,只要你肯努力,都能有机会迅速改变命运!”

请切记:如果你相信了上面这些话,说明你已经输了!

金融很残酷。金融是天使,因为它可以帮助需要钱的人弄到钱;金融也是魔鬼,因为让有钱的人更加有钱。

如果不做金融民工,还能干什么?

综合来源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