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魏碑书法不妨从这个入手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书体,它诞生于南北朝的北朝时期,是由隶书逐渐过渡演变而来,当时的书法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南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尺牍,也就是帖,另一种则是北方的魏碑,但大部分魏碑都是无名氏所书,魏碑的产生也是根据当时人们对佛教的崇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佛教大兴碑刻,包括造像、刻石,以记录一些事件,或者是地亡者的纪念。

魏碑书法书写时字形扩张,舒展,但保留着汉隶的成份较多,有些笔法上都是从汉隶而来,逸趣横生,因石造字,这就给魏碑书法注入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意态,同时也使魏碑书法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说,魏碑最早是只允许官方使用,但后来因亡者家属为了一种纪念,就偷偷刻石,因不敢像官方那样立于地面,而是随棺一起埋入土中,当今之所以能发现大量的魏碑墓志就是这个原因。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碑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按照康有为对魏碑的评判结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魏碑书法的天然之美,因此,后世对魏碑书法的学习也是始于清代对碑学的各种主张,为此也成就了不少的大书法家,康有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魏碑书法宗法字帖很多,最为盛行的有:《龙门二十品》、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上述及数百种的墓志、造像、碑碣、摩崖等,风格不一,甚至有些魏碑在字形、结构、意趣等方面都离标准楷书相差甚远,是初学者学习魏碑书法的一个障碍,为此,给大家推荐一个与标准楷书比较接近,但又是魏碑的一个墓志:《王珽墓志》。

这个字帖是台湾书法教学的一个范本教材,印刷清晰,结字都是按照九宫格的方式印刷的,虽然没有在书店考察是否有书籍,但网络上有这样的数字字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印或去书店购买。

这个教材可以看到笔法,在书写时只要按照字帖中所示的笔法进行即可,另外在结字的书写中可按九宫格的安排进行,也可以描红临摹,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学习魏碑书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原本临摹。尽管这个字帖是放大本的,但它却适合初学者对中楷甚至大楷的学习,通过对字帖原大的临习,从中掌握魏碑书法的用笔、结字。

二是注意线条的变化。魏碑书法介于隶书和标准楷书之间,但它们都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对隶书有一定的基础,学习魏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魏碑在线条的处理上要特别注意防止走向隶书或楷书,通过对细节变化的观察、临摹,掌握其线条特点。

​三是在结构上多深入。魏碑的结构不同于隶书和楷书,一般呈匾势的较多,在书写中按照点画之间的搭配关系,仔细观察其结构特点,多临摹、多观察、多分析,逐渐深入,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即可掌握魏碑的结构特点。

四是忘记法。什么是忘记法?就是要忘记以前所养成的一种习惯,例如有的人以前写过隶书,或是楷书,现在进入原魏碑的学习过程后,就要忘记以前所学,才可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怎么忘记?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就事论事。学魏碑只能学魏碑,而不能今天写楷书,明天学魏碑,最后什么都固定不下来,只有扎实地对魏碑深入一个时期,至少三个月至半年后,才会固定下来。这种方法叫忘记学习法。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