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姓马的大佬,可能你只知道马云、马化腾,但还有一位姓马的大佬你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他就是——马明哲。如果说,马云、马化腾两个人是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那么马明哲一个人可以说是金融界的半壁江山。如果你要问为什么?只有一点,就凭他是中国平安的创始人!

说起中国平安可能大家都知道,1988年创立,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如今已经发展成旗下拥有多家公司并集多种业务于一身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并且中国平安如今已经深入到国家每个人的心中了。

要问起中国平安如今的价值,那就不言而喻了。去年,平安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位于29名,可以说是位列前茅。并且凭借实力连续多年获得了“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最具责任感企业”等称号。看到这么多优秀头衔,让人不禁佩服中国平安,也让人对平安背后的“大boss”产生好奇。

1955年出生的马明哲,身世较为坎坷,因为父亲早逝,年少的他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以至于18岁高中毕业后就出来工作了。任何大佬都不是天生大佬,马明哲也不例外,最开始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社保公司经理助理。

马明哲后来到蛇口工业区工作,发现很多工人经常发生工伤事故。所以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马明哲脑海中形成了:让工人每个月交一定的钱作为基金,来给受工伤或者离职的工人作为紧急补偿。从此之后,马明哲就走上了“卖保险”的道路。

虽说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刚创立起来的平安可谓是“穷困潦倒”,算上马明哲,全部员工只有13个人。幸好马明哲当时的老板袁庚很赞同他的想法,经过两年的忙碌,中国平安终于在1988年正式成立。马明哲让人佩服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带领一个只有13位员工的公司成立之初就营收480万,纯利润就达到了190万。因此如今保险行业的人都说:“他不是人,是神!”

可马明哲的雄心可不仅如此。他有很多“大胆”的想法,但是奈何公司机制不能付诸行动,为了大干一番,也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审时度势,1992年,马明哲大力推动员工持股措施的实施,他的身份也由此变成了董事长。

1993年,平安因为接受了外国的投资,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公司规模逐渐扩大,马明哲也萌发了想发展综合金融的念头,但因为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因此遭到了同行以及领导的反对,甚至在几百人的会场上被当众批评。

不过,马明哲没有妥协:“我不想随大流!”,他不顾一切的发展综合金融。并且还委曲求全的到处找人,员工不解,他说:“只要为了公司好,我情愿给人下跪。”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他是对的,因为在他的手里,平安发展成为了一个集银行、保险、基金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金融集团,成为当时国内极为稀少的“全牌照”企业之一,也因此拿下了国务院批准的综合金融控股试点集团。

正是马明哲的坚持,才给平安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今的平安,已经不是只有13位员工的小公司了,而是拥有21.2万正式雇员的商业巨头。根据平安发布的2018年财报,2018年平安全年净利润1204.52亿元,同比增长20.5%,可以说是日赚3亿,并且业绩超预期。比起成立初期190万的净利润,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平安还成为国内首家利润超千亿的非国有企业。平安如今的一切,没有马明哲是万万不行的。

他注重人才、战略、执行力,“不要幻想明天”是他常常说到一句话,因为自己学历不高,进入这行后,他考了金融学博士,甚至还成为了南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平安今年来,总在拓展新领域,“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壹账通”等都是他根据时选择发展的方向,而事实也证明马明哲不是人,是神!

深度报道商业精英,商业领袖的传奇经历,透析商业智慧 | EMBA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