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状元,这就不得不说,古代的科举制度,自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做为封建社会的文人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能否高中状元,这是一生的追求,至高的荣誉。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而我们今天来讲的这位主人公,他就是一位年仅25岁的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他就是明朝的赵秉忠,字季卿,1573年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出身名门,赵秉忠自幼就饱读诗书,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 年)25岁参加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可惜的是,秉性刚直,被小人弹劾被削职还乡。

赵秉忠死后,他的后人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把他当年高中状元的试卷,捐献给了国家,现在珍藏在山东青州博物馆,所以这份状元试卷,公布于天下,这份古代的状元试卷,字迹非常的工整,字迹比印刷的还好看,这也足以证明赵秉忠的能力,并非浪得虚名,可惜的是,这么工整的字迹背后,竟然看不懂,这到底考的是啥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