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950

阅读时间:约7分钟

历经60天的缜密侦查和连续奋战,近日,我市警方于市区某出租屋内成功抓获一名潜逃16年之久的命案嫌疑人,这起发生在2003年甘肃兰州的重大命案积案终于告破。

时隔16年,在警方面前,胡某终于卸下伪装,如实交代了自己隐姓埋名的事实和犯罪经过。(微信号:看乐清)时间追溯到2003年11月,犯罪嫌疑人胡某(男,甘肃人,47岁)因资费纠纷伙同犯罪嫌疑人张某和顾某在兰州某地将一名受害人殴打致死,案发后畏罪潜逃,16年不见踪迹。

今年10月5日,乐清市公安局治安侦查大队接到一条线索,称胡某曾在乐清某地出现过。

乐清市公安局治安侦查大队民警 郑伟

“我们通过查询发现,确实有这样一个逃犯,但是逃犯库显示,他的照片非常模糊。”

得知这一情况后,乐清警方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侦查。然而,模糊的照片、寥寥无几的线索,加上16年间胡某样貌、体型变化的可能性,一时间,侦查活动陷入了僵局。功夫不负有心人。乐清警方重新翻阅所有案卷,并与兰州警方联系,通过两地协作,不断缩小排查范围。不久,一个名叫胡某刚的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为确保万无一失,警方借助“云上公安 实践基地”平台的数据,再次进行深度研判和线索排查,最终确定该男子就是嫌疑人胡某。

乐清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大队

副大队长 陈吕品

“接到线索后,我们基地马上启动合成作战模式,各个警种、技术相继投入,大概用了8个小时左右,就马上锁定了嫌疑人的落脚点,并抓捕归案。”

时间是最好的易容术,但在真相面前,一切犯罪事实都无处遁形。逃亡16年的胡某,之所以会被乐清警方快速抓获,案件破获背后的功劳与“云上公安 实践基地”密不可分。

在乐清公安实践基地,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滚动着各类信息,海量数据背后是公安的“智慧大脑”。

乐清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大队

副大队长 陈吕品

“我们实践基地已经汇聚了全市的感知设备,另外我们搭建了一个实战化的警务应用平台,抽调了全局各个重要警种的警力入驻,可以说我们基地已经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精英的集聚,为我们的全局案事件研判提供支撑。”

截至目前,自实践基地运行以来,乐清警方通过平台布控、预警、研判等功能,破获刑事案件386起,抓获逃犯78名、吸毒人员76名,打击刑事犯罪人员242名,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6.3%、33.5%。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金叶静 干得雨

编辑:胡倩雅 谢 宁校对:蔡驰凯

责编:江晓婵审核:赵 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