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钓友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去解决:比如说,饵料准备对路的情况下,钓的过钝,子线过于弯曲,都可能导致浮漂的上牵引力无法生效,在这个时候,如果说你的饵料比重偏重,饵料就会陷入酱层中,使得我们的鱼儿难难以发现钩饵,这样自然就会导致作钓没口。其实钓鱼过程中,不光是钓灵、钓钝,在实际作钓中不但要考虑浮漂的大小、上牵引力,就像子线的粗细,钩子的大小等这些因素,我们钓鱼人也必须得考虑。

最近有不少钓友反应,在垂钓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自己的渔获,而为此感觉到特别的头痛。虽说钓鱼是一种娱乐活动,但是因为一些技巧的问题,而经常性的空军,怕是会影响到钓鱼人的心情吧,怎么说肯定是有点挫败感的吧,其实不管干什么,总希望自己能成为每行的娇娇者,那么钓鱼人也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成为钓鱼行的冠军。

经过我和一些钓友的细谈,发现他们大多数的问题是:钓钝没口,钓灵有口打不着?因此而影响他们的渔获,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钓鱼偏重系统的准备,不能单纯的只拎出来一项,就问为什么钓的不好。

其实钓鱼过程中,不光是钓灵、钓钝,在实际作钓中不但要考虑浮漂的大小、上牵引力,就像子线的粗细,钩子的大小等这些因素,我们钓鱼人也必须得考虑。

钓友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去解决:比如说,饵料准备对路的情况下,钓的过钝,子线过于弯曲,都可能导致浮漂的上牵引力无法生效,在这个时候,如果说你的饵料比重偏重,饵料就会陷入酱层中,使得我们的鱼儿难难以发现钩饵,这样自然就会导致作钓没口。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把浮漂往下走,就是我们钓鱼人所说的钓灵。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有口打不着的情况,我们就要考虑子线是不是过于粗了。

到这一步的时候,就需要我们钓鱼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子线是否合适了,如果说子线没有问题,并非过粗(如钓3两的鱼,使用0.2-0.3的子线),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钩子的大小问题了。

如果我们用的钩子过大,那么碰上开口不好,食欲不强的鱼,也会出现有口打不着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要学会用排除法:

如果我们已经排除了子线、钩子的问题,那么就剩饵料比重的问题了。饵料的比重过重会导致其陷入酱层,使鱼儿难以发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饵料的比重调的轻一点。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还是发现会出现有口打不着的现象,那么我们就要把浮漂稍微上推。要注意的是:此时我们已经将饵料的比重调轻,不会再出现饵料陷入酱层的情况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按照上面的方法你都做了,还是有口打不着,或者出口不顺利,那么我们就要把浮漂换成小号。换了浮漂之后我们同时要将饵料搓或拉得小一点。

提醒大家:在垂钓的时候,遇到开口不好,吃饵不积极的鱼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给它吃饵创造方便,鱼儿吃钩舒服了,我们自然就会有好的渔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