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运动猝死”事件屡屡发生,格外引人关注——

前中国足球甲A联赛中远俱乐部总经理王国林踢球时猝死;

广东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打羽毛球时猝死;

苏州昆山一男子在健身房健身中猝死……

运动本是为了强身健体,为何会夺命?

受访专家:彭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医生)猝死的人,多有心脏病

什么是运动猝死?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都可以称之为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的患者,绝大多数身体本来就有问题,其中心脏问题较为多发。

人在运动时,会增加心脏负荷,如果运动者本身有心脏问题,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发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猝死。

心脏问题导致的猝死,也称心源性猝死。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疾病,以心肌病(主要为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以及冠心病最为常见,占八成以上。危险诱因,火上浇油

高温、寒冷、低气压、过度疲劳、空腹、运动太过剧烈等,都是运动猝死的常见诱因。

在运动者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这些诱因,就等于火上浇油。

以高温为例,随着气温增高,人体全身的血管会随之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心脏为了加快新陈代谢,就会超负荷工作,从而加大了诱发心源性猝死的概率。

另外,现代人喜欢熬夜,压力又大,经常会休息得不好或者过度疲劳,这些都可能诱发心源性猝死,尤其要引起警惕。

运动前要做心脏“体检”

如何预防运动猝死?除避开上述诱因外,体检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心源性猝死之所以让人措手不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平常看起来很健康,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心脏问题,普通的体检也很难发现,直至不幸发生才被诊断。

但即便如此,仍建议所有人重视体检,并在运动前充分评估心肺能力,根据自身的心肺能力,做相应强度的运动,避免运动过量。

尤其是准备参加竞技体育的人,应该先去医院做心电图或者心电彩超,检查心脏是否有异常状况。

有心脏问题或者平时有心慌、胸闷、头晕眼花等症状的人,建议去医院检查,由医生评估后再运动。“安全运动处方”,快收起来!

运动不是心血来潮,不是简单粗暴的“说动就动”,应该是一项有规则、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运动处方”:

安全运动处方

1. 什么运动适合你?

——能长期坚持并对身体无损伤的运动。

2. 运动强度如何把握?

——每周3~4次,每次40分钟至1小时,以不过度疲劳为宜。

3.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前做充分热身,如拉伸、慢跑,10~12分钟;运动后期要有进行一定的缓冲,不要马上停止。

4. 什么时候应立即停止运动?

——感到头晕、心慌、恶心、胸痛、胸闷、气促、浑身无力等症状时。

怀疑有人猝死,怎么做

对猝死急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人一旦停止心跳,大脑供氧只能维持4分钟,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心脏跳动,脑细胞就会死亡。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超过10分钟,即致脑死亡。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应该立即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判断其是否猝死。

1.立即将患者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看其有无反应来判断是否意识丧失。

2.同时观察其胸廓有无起伏,或判断口鼻有无呼吸气流。

3.若无呼吸,立即用手触其颈动脉,若无搏动,说明患者心跳停止。

如果一无意识、二无呼吸、三无心跳,即可判断为猝死,需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