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到是肃顺胆识和气魄更符合咸丰的胃口,俨然成为当时的宗亲大臣意见领袖,其中“户部钞票舞弊案”更是令肃顺一战成名,成为咸丰朝最为重要的“整肃吏治”案例。道光去世之时,是叫肃顺的亲哥哥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堂哥,清廷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怡亲王载垣辅政咸丰,但是无奈这两人政治才能一般,少有主见。

说起公元1861年那场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以太后之身(慈禧、慈安)扳倒顾命大臣的经典案例,更是慈禧掌管清末四十七年最高权的开始,可以说左右中国近代史进程也不为过。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关于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为何会输给两个没有实权的女人,一直以来历史的解读都是肃顺轻敌所致。但是我们知道肃顺最后的结局是被拖到菜市口斩首,其中载垣、端华也被赐死。我们知道这三人除去咸丰朝大臣的身份以外,更是满清宗室大臣,是姓“爱新觉罗”的,居然可以如此轻易的被杀掉,而没有引起其他骚乱。难道是刚刚手握大权的两宫太后就有如此能耐?

很显然这个理由并不成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肃顺兵败如山倒,死的如此干脆和容易?当我们再去探究这一切的时候,会发现实际上肃顺在“辛酉政变”中的失败早就已经注定,而这一切,或许跟其政治能力实在太强,功劳太大有关……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说到肃顺,也算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物,公元1816年,他出生于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的府上,为其第六子。作为清朝皇室宗亲,肃顺的一切似乎都是早就已经安排好的,年少时在侍卫处任职,20岁封三等辅国将军(军队职务,宗室封爵第十级),到33岁的时候才弄了个奉衰苑卿,职责是管理各园庭,正三品官职。

所以总的来说,肃顺在道光朝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一切都不过是按着其宗室地位吃祖宗饭罢了。所以直到公元1850年道光驾崩的时候,他才做了个稍微像样一点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只是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料到,他的命运将和新储君爱新觉罗·奕詝息息相关,也就是咸丰帝。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在清朝后期的几个帝王中,咸丰帝算是能力最强,最有改革之心的皇帝。他一即位便勤于政事,撤掉道光朝那些昏庸迂腐的老臣,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意图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急,重振超纲。也正是因此,拥有卓越政治眼光,且一心革除弊政的肃顺和咸丰帝一拍即和,前者开始得到重用。

从公元1854年到1858年,肃顺如坐火箭般从御前侍卫、工部左侍郎升迁到理藩院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顶级职位。到咸丰十年(1860),肃顺已经成为御前大臣、侍卫内大臣、内务府大臣,十月成为镶黄旗汉军都统。要知道镶黄旗为八旗中最为尊贵的一旗,其佐领都是由清朝皇帝亲自担任,所以这会肃顺成为“镶黄旗汉军都统”则表明他已经成为咸丰帝以下第一权臣。即所谓:

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那这里不禁就有疑惑,为何道光年间平庸异常的肃顺,到了咸丰年间就可以飞黄腾达呢?

前文我们就已经提及不用于道光皇帝喜欢用老臣,旧臣和平庸而治,咸丰帝自皇子时就已经深刻意识到清皇室的腐朽已经到了不得不“刮骨疗毒”的境地。道光去世之时,是叫肃顺的亲哥哥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堂哥,清廷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怡亲王载垣辅政咸丰,但是无奈这两人政治才能一般,少有主见。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反到是肃顺胆识和气魄更符合咸丰的胃口,俨然成为当时的宗亲大臣意见领袖,其中“户部钞票舞弊案”更是令肃顺一战成名,成为咸丰朝最为重要的“整肃吏治”案例。只是肃顺没有料到,这个案件的处理,也把自己拉向了深渊,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呢?

原来最早户部在审查清廷国库的时候发现,乾隆四十六年(1781)尚有七千余万两的国库,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不增反降到八百余万两,再到咸丰三年(1853)更是到了可怜的二十余万两。此时咸丰刚刚上位,太平天国战时吃紧,为了凑钱,清廷只得大肆印钞,滥发纸币。结果这又造成了一些列的贪污问题,户部账目严重对不上。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时任户部尚书的肃顺责无旁贷,开始下令查账。相对于普通户部主管,身为宗亲大臣的肃顺查起案来,由于权限极高和咸丰的信任,这一查顿时牵涉出惊世骇俗贪污大案。经过审讯,户部尚书翁心存、武英殿总裁周祖培、军机大臣沈兆霖、总管内务府大臣基溥甚至连恭亲王奕訢的家人都牵扯其中,民间票行,钱庄更是牵涉无数。得亏当时英法联军再度北侵,咸丰不愿再兴大狱,以上只是交由督察院查办。

除了“户部钞票舞弊案”以外,肃顺最出名的还有咸丰八年(1858)的“戊午科场案“。当年顺天乡试之后,御史孟传金上书本次乡试存在严重舞弊问题。如平龄一无所长,居然可以高中第七名。于是咸丰令载垣、端华会审,肃顺协办。很显然这最后又变成了肃顺展现能力的机会,他查清考官浦安和罗鸿绎串通,最后导致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兵部侍郎李鹤龄、主事罗鸿绎等人直接处斩,牵连各级官员91人,被誉为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从以上肃顺亲自经手的两大案件我们可以看出来,肃顺不仅政治能力极强,办案办事毫不手软,不管是当朝大臣还是皇亲国戚一律查办,并且凭借着自己宗亲大臣的身份嚣张跋扈。比如当时周祖培不管是地位还是声望都高于肃顺,但是当户部在办案的时候,肃顺查阅宗卷问:是谁之诺?司员回答:周中唐之诺也。肃顺立马骂道:、

若辈愦愦者流,但能多食长安米耳,鸟知公事?

肃顺这是明摆公开骂周祖培是废物,而当时周祖培就在门口,却敢怒不敢言。最后肃顺果然把案子办到了他的失职头上,这让一个堂堂体仁阁大学士哪里咽的下这口气?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肃顺在“辛酉政变”失败被捕后,要求对其严办的官员有哪些,首当其冲的就是恭亲王奕䜣、然后是军机大臣文祥、周祖培以及翁心存的门生等。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在肃顺整治朝纲中的“受害者”,此刻自然要落井下石了。

更为搞笑的事,当时众人要治肃顺死罪,就抄其家。结果只是抄出十万两,这数目对于宗亲大臣来说是根本不足以治死罪的,无奈只能另找名目。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所以到这里,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为何会在权力巅峰时败给慈禧、慈安两宫太后,甚至一败涂地,答案已经非常显然。那就是其执政期间由于施政太猛,得罪人太多,最后树敌无数,满盘皆输。

实际上早在咸丰在位的时候,御史朱梦元就上谏说,“陛下求治太锐,不免操之已蹙;除弊太急,不无过为已甚。”这句话换到肃顺这里,亦非常在理。我们不容否认肃顺打压异己,结党营私,其举荐曾国藩,力推左宗棠等汉臣的行为也确实令当时许多满人不服气。但纵观各朝改革,从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变法,哪个大臣不是在结党营私的前提下才能畅行无阻进行的?

政治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排进前十的肃顺,为何在辛酉政变中一败涂地

只是对肃顺来说,唯一的可惜应该就是大靠山咸丰死的太早,以致于自己得罪过的人立马开始反噬自己。肃顺死后,王闿运认为咸丰中兴,其功在肃顺,可惜不从两宫垂帘之政,最后斩于柴市。

肃顺之败,终究是败在其不够圆滑世故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