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属于工作,夜晚属于生活。日落之后,让我们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最近暴露出来的各种社会阴暗面,令人心情沉重。

【今日话题】

【利用羞耻感责怪性侵受害者 为何总是能成功?】

女性不能穿着暴露、不能上夜班、不能出差、不能与男性领导单独相处——种种以预防性骚扰和保护女性为名的设置也使她们不能平等竞争。

知名公益人、反乙肝歧视代表人物雷闯于这两日被举报涉嫌性侵。举报人的举报发出之后,雷闯先后两次发布了情况说明。对于关键事实的用词,雷闯的两次描述被认为有较大不同,一次为承认(举报)文章中的事实,一次则指出两人为恋爱关系。

雷闯涉嫌性侵的举报还在争议之中,与此同时发酵的涉嫌性侵害的案件不止一起。自然大学创办人、环保卫士冯永锋被曝涉嫌性骚扰;北大客座教授、《南风窗》公益年度人物袁天鹏被曝涉嫌性侵女学员;网剧《套路》女导演林淑贞发声明指出自己在海口拍摄期间曾遭海航受训飞机师白某性侵;南京大学支教社团中多名女队员被当地游民骚扰。。。。。。

我们终于不得不意识到,性侵害事件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普遍。这可能并非因为近年来此类事件越来越多,而只是敢于说出来的受害者比之前更多。而就在部分受害者鼓起勇气说出一切时,我们也看到,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仍然在压制着受害女性,使得她们被羞耻感压得喘不过起来。

“一定是你勾引了他吧”、“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粗暴可怕的言论很容易就会阻挡讲述与坦诚的勇气;而另一些更为精巧的言论则会指责受害者应该更强大、更有智慧以免遭性侵害。所有的这些观念,都在实打实地加重着性侵害受害者的羞耻感,甚至成为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说出来”有多难?性侵害案件中受害者的羞耻感为何如此强大?而可能的解决之道,与其说寄希望于个体的私德不如说是结构与制度的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部分用词使用“她们”并非暗指性侵害案件的受害者均为女性,本文为针对近期所曝几起性侵害案件所作,且其中较为明显地体现了“异性恋-男权”结构对女性的压制,在此语境下使用“她们”。

如果聚焦于与性骚扰有关的文化与态度及其如何作用于受害者,可以识别出三种系列运作:羞耻、归咎与孤立。女性因性骚扰而在这几个方面的遭遇是在性与性别方面被规训与压制的反映,而性骚扰又恶化和凸显了她们的弱势。

羞耻是人类对性欲望的觉察和反应,《圣经》故事说人类因对裸体的羞耻而穿上了衣服,这并非真实的历史,而是反映了人类已经形成社会之后的羞耻感。但是在两性之间,不平等使羞耻更多成为女性的“专属”负担,阻止女性获取性教育知识,否定她们的性欲,贬低女性的性自主活动……这些广泛存在的教育与传播操作塑造出害怕、羞愧、不知所措、不能言说的女性社会性别特质,保证了男权社会及其成员对女性的性与身体的宰制,使性成为男性对女性控制与剥削性的使用。因此“异性恋-男权”体制下的性羞耻与性骚扰及其它类型的性暴力具有根本性的连接。

今天的中国女性还远不能广泛享受到去羞耻的性文化,虽然以女性的性和身体作为资源的露骨营销司空见惯,然而仍是建立在女性为男性的性对象的逻辑之上。

当我们说性骚扰不是性,这并不是说性骚扰与性无关,而是反对用“自发”的性欲将性骚扰合理化,而需要凸显其侵权的属性,这也有助于受害者解脱与性有关的羞耻。但是主流文化仍然将性骚扰铺陈在“异性恋-男权”之下以男性欲望为主,女性身体为客的性传说中将性骚扰的发生视为男性“好色”“风流”,无法自控地被女性的性魅力吸引,将性骚扰的后果视为女性的失贞丑事。而女性被羞耻造就的面对性时的冻结与无能,则埋下她们为遭遇性骚扰而自责的伏笔。

谁应该为性骚扰的发生、经过和后果负责,无论是就常理还是就个案,都不是容易说清楚、有共识的问题。借用“公正世界理论”(编者注:社会学和心理学界一个颇受质疑和抨击的理论,在这种假说里,人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得到的都是他们理应得到的:不幸的人所遇到的不幸是“咎由自取”,幸运的人则收获着他们的奖励。)来说明,如果认可现存的男权社会是一个“公正世界”,以及内含侵略性的男性欲望是不能且不需被管理的,那么性骚扰的罪错方就是被骚扰者。

“公正世界理论”各群体既得利益、不安全感和不自信合作支持的心态,通过归咎于受害者,剥夺她们的正当性,权力者和看客均获得笃定的满足。而且这种归咎总能成功,因为没有人能完美预防、应对和处理,这首先是因为性骚扰出于权力不对等,这意味着降等了受害者的选择;其次如前所述,社会性别规范早已深刻损害女性的应对能力。还必须提出的是,即使没有前两个条件,也没有人能够做到保证完美应对种种非意愿遭遇——性骚扰只是非自愿遭遇之一种。因此受害者总是能被找出错误,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于“公正世界理论”的性别归咎。

此外,还有两个因素强化了这个问题:第一,和公共场所陌生人之间的性骚扰不同,校园和职场性骚扰多是陷阱式布置,骚扰者在既有的人际关系的包装下试探进攻,步步为营,但又可以随时否认和抵赖,在心理和情感上操控受害者,逐步解除她们的武装,最终达到侵犯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受害者可能迷惑犹疑,不断“错失”说“不”的机会,最终陷于懊恼和自责。

第二,女性和其他被压迫群体存在所谓“双重意识”,即她们会掌握男权和压迫者的认知角度,并以之对自己作镜照审查和调整。受害者会有种种对骚扰者猜疑与谅解的内心戏:“也许我误解了他,也许他真的只是关心我?”而相应地,她们的自我认知,也可能是混乱不清与自相矛盾的,她们并不能够完全澄清自己的意愿并坚决依其行事。总之,对受害者的归咎总能成功,甚至也能被她们自己所承认。

性骚扰受害者的孤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同样是女性的社会性境况的表现。男人女人谁更容易孤立?如果将社会网络视为资本与地位的表现,那么男性的社会网络应该更强,但需要意识到女性更多用情感劳动为人际关系付出,虽然回报未必对等。不幸的是,男权的体制会促使男性结成利益共同体休戚相关,而女性则相互竞争并作为伴侣附属于男性网络,在这种境况下,她们容易因失去价值或冒犯男权而被抛弃及孤立。

因此性骚扰受害者的维权对她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许多人并不真正就性骚扰“三观”正确,就导致了她们得不到足够支持,远近的谴责与质疑则进一步加重她们的孤立。这些言论因此可以被视为与性骚扰有意无意的“配合”——当受害者孤立无援,加害者就可以放心遁逃。

我们可以将性骚扰及其文化支持均视为对女性的惩罚,其潜在的功能是在女性走出内闱进入公共和职业领域之后,仍然通过不断的打击和羞辱,限制她们的活动范围和能量,阻止她们的发展,保证她们不至完全摆脱男权的桎梏。

这一观点可以支持前述“性骚扰不是性”的观点:就作为一种现象的性骚扰而言,不受约束的男性个体欲望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完成性别权力的手段,或者说,骚扰者是个人出面代表男权社会向现代女性开具的变相“罚款”。即使自己没有遭遇性骚扰,其他女性遭遇的警告也会消耗女性的能量。

如何预防性骚扰?有两种好心的手段比较没有“效益”:一是教育女性,二是教育骚扰者。这方面的实证证明与前文的论述一致,尤其是,须知女性没有义务也没有足够的权力、也不可能作为完美行动者去预防自己受害。预防性骚扰发生的关键,在于机构和社区的意志——是有罪不罚,还是严惩不怠。

研究指出,最重要的职场性骚扰单一预防措施,是加强机构管理。这不是说个人行为因素不存在,而是说,严格管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有效阻止潜在的骚扰者。至于文化态度,是与制度互为表里,相互作用的,因此就文化所做的识别和辩论同样非常重要(虽然没有制度性的进展,文化态度可能未免沦为泡沫)。

美国自去年蔓延至今的反性骚扰运动,以个案和公共教育弥补了反性骚扰法律制度的不力,而又正在相当实用地促进制度的改良。而现在,一场洗礼也正要开始,所有为之出代价的女性,仍在等待被偿还。

【轻松一刻】

男子6次驾考没过躲厕所哭:我晕车啊 都是生活所迫

提起考驾照,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痛苦回忆”,想起当年冒着风吹雨打太阳晒,顶着教练的责骂,考个驾照容易吗,说出来都是一把把辛酸泪。

考了6次都没过,大男人躲进厕所哭——我晕车的啊,不是生活所迫谁去考驾照!

36岁的张先生是三年前考的驾照。他说,别的男孩子从小就对车感兴趣,他却不一样,小时候一坐车就晕车,成年后也不想学车,出门都是公共交通,甚至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老婆开的车。但是三年前,老婆换了份工作,接送孩子不是那么方便了,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了“学车之旅”。

“可能是我本身就有点恐惧心理,所以刚上车的时候,做什么都不顺,特别是倒车入库,倒五次都不一定能进去一次。”张先生还记得,教练是个跟他年纪相仿的男人,平时很严厉,学员稍有一些做得不对的,就会大声呵斥。张先生就被他扯着嗓子骂过好几次。

教练嗓门大,其他学员听见了,都朝这里张望,他觉得特别没有面子,每次都灰溜溜地低着头,一声不敢吭。因为怕出丑,张先生总是最后一个练车,每次练的时间也都不长,一段时间下来,他成了同车学员里水平最差的一个。到了科目二考试,同批的学员一个个都过了,只有张先生挂了科。“那天从考场回驾校的路上,我都没敢跟教练对视,一路望着窗外,觉得无比尴尬。”回忆起那段时光,张先生发出一声苦笑,“真的是一把辛酸泪。”

他也私下给教练递过烟,请教练吃过饭,不过,倒不是想走后门或作弊,而是觉得自己水平实在太差,希望教练能多多包涵。可教练烟也抽了,饭也吃了,骂也还是照样骂。张先生说,自己有一回心态差点崩了,跑到厕所把门一关,一个大男人,蹲在马桶上,捂着嘴哭了……

好在经历了6次失败后,张先生终于通过了考试,拿到了驾照。他说,现在想想,还是应该感谢当时的教练:“凶归凶,他从来没有不管我,我就是被他骂过的。”

考了十次都没过的大姐说不学了,教练高兴得掏钱请她吃饭。

23岁的陈姑娘大学期间就开始学车了,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一起学车的一位大姐。

这位大姐40多岁,堪称学员中的“钉子户”,已经接连考了十次科目二,还是没有通过。

陈姑娘第一次到场地上的时候,大姐已经在那儿了,正在倒车入库。她一会看看后视镜,一会把头伸出窗户往后看,倒了整整十分钟,车还是歪了。教练私下跟学员们说,大姐是他一个朋友的亲戚,之前托关系送到这儿来学车的,已经学了一年了还没有拿到证,他都没脸去见朋友。偏偏这位大姐对学车还满怀热情,每次练车都是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轮到她练车,简直抱着方向盘舍不得放,还不停地问别人,自己开得稳不稳、好不好。

陈姑娘学车时是7月中旬,正是最热的时候,通常一个学员练车,其他学员就坐在后面,吹吹空调,乘乘凉。但唯独这位大姐练车的时候,学员们都默默地下了车,宁可在太阳底下晒着,也不敢坐进车里。

陈姑娘还记得,有一回练车时,教练下车倒水,大姐不知怎么忽然猛踩了一脚油门,车子擦着教练身边转了个180度的圈,学员们都吓得惊叫起来:“教练当时脸都白了,以前大概碍面子,没跟大姐说过重话,只有那一次,劈头盖脸把她大骂了一顿。”

大姐可能也因为这事泄了气,又练了几天车后,她主动提出来,说自己不想学了。

没想到,教练态度出奇好,不仅好言好语安慰了她一番,中午甚至还破天荒地自掏腰包,组织学员们陪大姐吃了一顿“送别饭”。

这样的奇葩队友,你要吓死谁啊

当然,车还是得好好学,不然哪怕考试通过了,也会闹出笑话。

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哭笑不得的遭遇——

网友一号:我大姑学车学的是手动挡,家里的车是自动挡,第一次开车时候在下面找了半天,说离合器不见了,左脚没地方放……

网友二号:我老婆考完驾照开车带亲戚出去玩,结果在一个上坡熄火了,她怕溜坡,愣是在那里杵了20多分钟,直到后面来了个司机帮她把这个坡开过去。

网友三号:有次和同学去兜风,她刚考出驾照,高兴得很,结果刚启动就问我,哪个是油门,我……

为了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驾驶知识啊!

朋友聚餐喝得最少的开车 司机:他们比我醉】

7月23日晚上8点50左右,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交警大队的民警在城区官塘桥路段开展夜查行动时拦停了一辆大众越野车,刚一靠近驾驶室就闻到车内发出一股刺鼻的酒味。

随后交警对驾驶员胡某某进行了酒驾检测,结果显示驾驶员胡某某身体里每100毫升血液含53毫克酒精,属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在审讯时胡某告诉交警:“我中午就喝了,晚上开车回来的,中午喝了4瓶啤酒,他们几个比我还醉。”

据胡某某介绍,当天他们5个朋友相约到到县里一景点游玩,随后就在附近农家乐吃饭,由于大家很久没有见面都非常开心,中午吃饭期间就喝了一些酒。民警表示,像胡某某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请代价,没有必要凭侥幸心理开车,而这种盲目的耿直却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代价。

最终根据相关规定,民警对胡某某处以计12分、暂扣驾驶证6个,罚款1000元的处罚。

这他们是比你醉,可你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啊。还是那句话,拒绝酒驾,不要心存侥幸心理,为自己也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男子常宣扬儿子不用功照样考上重高 同事郁闷打人

因为总在单位里夸自己儿子不用功、爱玩手机,但成绩好,中考考上了重点高中,浙江天台县的老王(化名)被孩子成绩欠佳的同事老李(化名)打了。

7月25日从天台县警方称,经民警批评教育,老李已向老王道歉。

据介绍,两人的儿子就读同一所初中,今年中考,小王考上重点高中,小李上的是职校。

23日,老王与同事说起儿子中考成绩出色,还强调孩子平时学习并不刻苦、爱玩手机,能考得好自己也奇怪。

老李走到他身边,让他好好上班,不要在单位谈孩子学习。

“我说我儿子,关你什么事?”老王不以为然。

老李提高嗓门,说老王其实每周末都送儿子去补习班。

老王指责老李说谎,两人开始争吵,老王被对方打了一耳光,报警。

面对民警,老李表示,三年来老王多次在单位当着自己的面或来单位的儿子的面,说小王学习并不认真,但成绩照样很好,导致自己儿子在家不愿复习,说没天赋看书也没用。而他和朋友聊天时获悉,其实老王对儿子管教很严,每天看书到很晚,还参加不少培训班,“孩子中考不如意,本来就有些郁闷,他又在单位里吹嘘,实在气不过。”

额,怎么说呢,做人还是要低调!

【脑洞大开】

送分送分!

上期答案

上墙Plus

额,有理?

是的呀。

喂喂喂,不是无法作答吗!这完全正确的答案是怎么回事啊!哈哈

鲁迅先生大概也没想到救救孩子这句话会被喊下来这么多年,唉~

这么随意都能对?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

鉴定完毕,是百分百纯种的!

汇友圆桌】

首先,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相信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寄希望于“外教”身上,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小编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大家诟病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是由来已久的一大怪现象了,就像新闻里,这些外教的要求已经低到“有张外国人的脸”就行了。其实真的就算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在“教”这方面也不一定赶得上咱们本土的职业教师们,因为咱们国内的老师不仅英语水平过关,还更加了解咱们的学生,也能更好的交流。迷信“外教”是在是没有必要。

其次,现在“教育”的钱似乎真的好赚,只要看起来是“为孩子好”“对孩子有帮助”,家长们真的是完全不会吝啬。就像最近大家很关注的“游学热”“暑期学前班”这些,家长是舍得花钱了,但孩子真的收获了多少就很难讲了。

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愿意为孩子投资,希望他们能更优秀、更成功,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还是有很多问题要注意。首先当然还是要考虑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强扭的瓜不甜。另外也要擦亮眼睛,理智一些,不要被“外教”“游学”这些“招牌”迷住了眼睛,白费了钱财。

一句话,爱也需要理性。

各位汇友,你们怎么看?

如果你有好的故事想与大家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我是每一天都丧气满满的小胖胖,以上就是今天的时间夜总汇~

夜深了,北京时间与你共同期待全新的一天,晚安!

“汇友”们可以点击夜总汇专题浏览往期精彩内容哦!

传送门>>

-北京时间出品-

看你爱看,为你精选。北京时间用户群现已开放,欢迎大家扫小编微信,进群和北京时间核心用户一起聊新闻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