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99名个人和40个单位受到表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荣获组织创新奖。今天,让我们一起看兵团医院如何实现——

图①兵团医院医疗服务队成员走进基层连队,为群众诊治病情(资料图片)。 兵团医院 摄

图②兵团医院医疗服务队成员来到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葛家沟村,为当地村民义诊(资料图片)。兵团医院 摄

墨玉县阔纳艾日克村村委会成员为兵团医院医疗服务队送锦旗(资料图片)。 兵团医院 摄

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11月16日,兵团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阿力·艾拜将《骨质疏松患者指南》《颈椎病患者指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指南》等五颜六色的小册子整齐地放在纸箱中,每个小册子都有编号,从1号至26号,涵盖了几十种南疆常见高发疾病的相关知识。

“这些都是我准备带去南疆发给患者的。有些病人你给他讲了,当时听明白了,一回家就想不起来了。”阿力·艾拜告诉记者。

从2014年到现在,每年阿力·艾拜都随兵团医院巡回医疗队去南疆地区开展医疗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他认为对于南疆地区的职工群众,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有些群众不知道怎么预防疾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巡回服务的时候把病治好了,他回家以后不好好休养,隔一段时间,又患上了一样的病。这样反反复复,怎么能脱贫呢?”

为了解决职工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兵团医院一直致力于提高职工群众对于疾病的科学认识水平,不但尽心竭力为职工群众“治好病”,还全心全意帮他们“防治病”。结合南疆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医务人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职工群众宣讲健康知识,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仅2017年,兵团医院赴各师团场连队及地方乡镇村落进行健康宣讲百余次,服务近万人。

距离不再是诊疗障碍

“感谢兵团医院的医生为我们家所做的一切。”11月14日,第三师五十三团社区居民魏燕打来了感谢的电话。原来,通过兵团医院开展的巡回医疗服务,魏燕12岁的儿子王子健顺利接受了脊柱侧弯手术,恢复了健康。

2016年年底,兵团医院赴五十三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时,王子健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医生说这个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脊柱会逐渐压迫神经,对孩子的生活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手术治疗费用高达十几万元,我们家真的承担不起。”魏燕告诉记者,兵团医院了解情况后开启了双向诊疗通道,在兵团医院为王子健进行了手术治疗,同时还为孩子申请了兵团医院和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的资助,节省了近10万元治疗费用。

“近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职工群众少花钱,看好病。”兵团医院纪委书记李颜斌告诉记者,兵团医院与多家医院共同建设区域医疗联合体,实行双向诊疗,赴基层开展义诊、开展健康宣讲,让兵团医院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惠及基层职工群众。

截至目前,兵团医院已与第六师医疗集团、2家师级医院、3家民营医院及15家市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并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家师级医院及17家基层团场医院纳入该医联体中。

与此同时,兵团医院每年抽调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前往各师团场连队及地方乡镇村落,开展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仅2017年,兵团医院共开展义诊、巡回医疗74次,派出专家460人次,行程8000公里,服务近万人。

让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

“2017年,我在兵团医院第十一师分院进行轮转工作。除了开展医疗工作,我也会对医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10月30日,兵团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周承华回忆起当时的工作,脸上满是欣慰。

从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康复医学科选拔优秀医生定期在十一师分院轮转,只是兵团医院将医疗技术留在基层的一个缩影。五十三团分院、七十七团分院、卡子湾分院等医院也都能看见兵团医院派驻的优秀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

他们来到基层,不仅开展医疗服务,也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等工作:完善医院工作管理办法、落实核心医疗制度、业务授课、“一对一”带教,兵团医院的医护人员来了又走,三甲医院的先进做法和技术却在基层落地生根。

仅2017年,兵团医院开展手术示教43台次,查房1397人次,疑难病例讨论80例次,对基层医院进行病历质控422例,药品处方质控600余例,为基层2911人次医护人员进行授课79台次。

“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生产生活;职工群众看病的钱省下了,才能真正增收致富。这样一来,还怕不能脱贫致富吗?”兵团医院党委书记刘俊明说。(兵团日报,谌慧 张宇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