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内金融市场发生了两件大事,导致很多市场人士至今还沉浸在狂欢的喜悦之中。而当普通百姓听后的第一反映是,股票会有大牛市吗?房价还会继续大涨吗?

第一件事,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剌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二件事:央行开展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对冲当日1700亿元逆回购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3320亿元。这是有史以来单次最大规模的MLF操作。

对此,很多市场人士觉得,现在央行除了没有降息之外,所有的货币宽松政策都拿了出来,说明货币政策将由“从紧”转向“偏松”,这对于资本市场是较大利好。受此利好影响,A股出现了三连阳,金融板块、基建板块领涨两市。

不过,也有学者担心,从2008年、2011年、2015年这几次“放水”的效果来看,货币宽松对经济拉动效果逐步衰退,但负作用却很大。甚至是前几次“放水”的负作用,至今还没有完全清除,仍然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过去“放水”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第一,在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情况下,不论是宽松还是紧缩的政策,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原因很简单,央行把流动性注入银行,而银行却喜欢把钱借给国企、央企,因为信贷资金会很安全。而把信贷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风险太大。

此外,一些产能过剩,效益不好的国有僵尸企业本来可以在发改委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而现在却优先获得了银行贷款,还能够继续苟延残喘。所以,宏观上的放水与“三去”政策是有冲突的。很多专家担心,放水的资金流不到中小微企业,反而正向激活了国有僵尸企业。

第二,“放水”一旦失控,很可能推高国内的通胀水平。目前CPI在2%以内,处于低通胀时代。但是如果“放水”的资金流向了商品市场,就可能导致通胀的死灰复燃。

人们依稀还记得,2008年的那次“大放水”,使得国内的物价快速上涨,CPIJ最高时达到6.8%。要知道,通胀猛于虎,一旦通胀来了,要想控制下去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抬高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纵观历次决策层放水,无一不是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引发新一轮房地产的报复性反弹。而这次由于一二线城市房价被限购、限售,资金很可能流向没有受到宏观调控的三四线城市。届时,三四线城市房价如果失控,极易导致房价的大起大落。

但是,我们认为此次“放水”并非为了继续给市场“加杠杆”,而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在下半年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适度给中小微企业和基建项目注入流动性,以稳定经济增速。

另一方面,向金融体系注入一部分资金,避免因为钱荒问题,导致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危机。同时,也意图压低短期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所以,并不是像过去那样的“大水漫灌”。

现在问题是,这次决策层的“定向放水”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既让实体经济得益,又稳定了金融体系,避免发生钱荒。但是又绝不让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领域,

对此,我们认为这恐怕很难绝对做到,不过通过央行和银保监会的窗口指导,要求银行信贷资金定向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恐怕没有银行敢把投向中小微企业的资金,而转投到虚拟经济领域吧。

那么,决策层这次“放水”,希望资金流向何处呢?首先,央行、银保监会都在第一时间内窗口指导各银行将贷款投向小微企业,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原因很简单,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基石,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再者,决策层“放水”,希望资金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基建投资的存量项目。因为上半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数据都下滑的很历害,唯有房地产投资苦撑危局。而下半年,要让基建投资项目来给中国经济稳增长托底。所以,信贷政策向地方融资平台倾斜,这是为了“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最后,信用债市场出现违约事件,上半年有十几家民营企业违约,于是就导致了信用危机,一些质地良好的民企在债券市场上融资屡屡受挫,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所以,央行近日要求银行去购买低等级的信用债,就是为债券市场信用背书,让那些信用资质相对较弱的优秀民营企业能在债券市场上融资。

随着,决策层开启了“放水”进程,很多人担心还会走原来“大水漫灌”的老路,但实际上这次所谓的“放水”,只是想要在最大限度上“隐经济,防风险”。所以,“放水”肯定是适度的、有限的。不过,如何能让“放水”的流动性真正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而不是流向他处,这还是需要央行调整好信贷结构,让实体经济早日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