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字、号的来历与区别,现在全都搞懂了!建议收藏

不知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疑问,比如在看电视剧或看书时,会出现曹操,字孟德;关羽,字云长;赵云,字子龙;诸葛亮,字孔明;李白,字太白;苏轼,号东坡居士,等等这些,每个人物的出现都会标示出这个人物姓名叫“什么”及字“什么”,那么这个“字”又是什么呢,他和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现代人为什么没有“字”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小编来带你了解我国姓、氏、名、字、号的来历与区别!

跟现代人只有姓名不同,古代人的姓、氏、名、字、号都是有着严格的区分及不同的等级分配,不可随意称呼,否则会犯忌讳。包括到现在如果我们想要与陌生人沟通交流,一般也会礼貌的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以及在一些场合的排名都是按照姓名笔画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名。

姓:姓在最开始被古代人作为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共同血统的族号,一般用于区分和其他的种族,姓的由来一般也是各个种族部落所信仰的图腾来命名的。例如某个种族信仰龙,则这个种族的族号则为龙,即姓龙。据《春秋》所写,里面共记载的古姓有22个,其中有近一半的姓都带有女字旁,例:赢、姜、姬,所以推测出姓产生于当时的母系氏族社会,因为当时女性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

氏: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用于区分的目的,随着而来的便是“氏”的应运而生,二者的关系为“氏”是“姓”的一个分支,氏可以改变,但姓不可改变,例如,我们出生后名字可以改,但一般都统一跟随着父亲姓。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秦汉时期,自汉以后,“姓”“氏”二者合二为一,统一为“姓”,且只有贵族才会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名:名的出现相当于个人的私人代号,而姓氏则是大家共有的,代表当时人的个体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当人们发现名的便捷之处后,便开始人人都用“名”。

字:字则是一些有身份人的象征,并且无论男女只有在成年后方才有资格取字,取字一般是用于让他人来称呼你,一般朋友或下属对你只称呼字,而不称呼名,否则表示对你的不尊重,例如我们现在的“直呼其名”,“指名道姓”等成语都是由此而来,在《三国》中,刘备作为上级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也一直称其为“孔明”,而不直接称其名。

号:号也为别称,外号,比如我们今天的艺名、笔名等都属于号的范畴,号在古时一般用于文人雅士之间的称呼,号的自由性则比较大了,可以自己取(一般为个人喜好或地名),也可以别人赠号,现在熟知的苏东坡、郑板桥等都是比较出名的。“东坡”“板桥”都为号。而一般来讲,有号的人都是比较有文化,有社会地位的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