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两个王朝,大家都对他们很熟悉,明朝的政权建立在蒙元的废墟之下,从大明朝建立之后,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就防范甚严,从九边的驻军就能看出来。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仍然被蒙古族的士兵打到了北京城下,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于谦,他尽全力主战,并且在城下拖垮了入侵者,为大明又延续了近两百年的国运。

大明朝虽然坚挺,但是在老天的面前仍然表现的非常脆弱,几次干旱、瘟疫等等,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就这样倒塌了,最为推到大明的主力,东北的建州女真出力不少,于是在顺治福临的时候出兵南下,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进入了蜜月期,三下五除二之间就推塌了不到一年的大顺王朝,占据中原。给中国封建王朝擦了屁股。

又是两百多年的时间,大清也迎来了北京遭围战,八国联军将近五万人攻打北京城,不过这次和大明王朝的的土木堡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不同,大批的八旗权贵扔下北京拍拍屁股就扯呼了。没骨气的高官地主紧随其后,将整个北京城留在了炮火之中,圆明园的大火照亮了整个东方,璀璨的火光熠熠耀眼。

两次的北京被围,就有两次不一样的风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智”选择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不能平复的伤痛。提起明朝的北京,中国人都会挺起腰板,自豪的说一声大明朝,但是说起大清朝,除了无能和软弱,恐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根造型独特的鼠尾辫了。同样是中国史上大一统的王朝,清朝说起来比明朝的疆域还要宽广,人口数量要多,但是面对北京被围攻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呢?

造成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是有很多的原因的,小编今天在这里先举例几个,大家看看在不在理。

第一,大明是全国人的大明,人民把自己放在了大明的角度上,敌人攻破北京就好像是闯入了自己的家中,抢夺自己的家产,欺负自己的女人;第二,大明虽说八股文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但是对文人的待遇可是无比的好,大家缅怀宋朝盛世,一直都把委曲求全当成软骨头来看,整个大明的风骨硬朗的很;第三,北方政权年年扣关,烧杀抢掠荼毒甚大,明朝人民都对侵略者恨之入骨,所以一旦发生侵略的时候,明朝从上到下都众志成城奋起抵抗。

可是轮到清朝的时候,满族人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根本没有把汉人放在眼里,整日作威作福,早把血性和风骨丢到了爪哇国去了,面对侵略首先都是保全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谁还管整个国家的安全与否;其次,满清对人们的思想统治太过黑暗,本来他们就是入侵者,自然不敢鼓励人民抵抗外族的侵略。最后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整整两百多年的封锁,人民早就已经浑浑噩噩,行将朽木一般。面对侵略已经没有什么国仇家恨的感情,反正生活不会比那个时候更糟糕了。加上老外的蝇头小利,大家给他们搬运物资,带头领路也不是没有可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