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剪成方圆,一针一线有乾坤。

一笔一画一世界,一人一心永芳华。

在簇拥的人群里,你一定能一眼认出陈宝华老师,并被她独有的气质所吸引。

在这次手工博览会的现场,我们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陈宝华老师。她身边常常围绕着很多热心求学的学生和粉丝,陈老师很喜欢和大家分享交流她的作品,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到手工博览会上进行个人作品展览,可是今年的展览显然与往年大有不同。

陈宝华这次的特展专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分为4个板块,有200多种作品展出,涵盖了拼布、刺绣、彩绘等多个领域。这4个板块分别是:传承、专注、抽象、共享。

传承:先人脚步,今日足声

传承接续过去,舒展未来,技术靠传承积累而成熟,因延续而掌控时间,故能生生不息。

陈宝华老师说:技术是经过代代相传从而流传至今。

有些很古老的技艺如果没有人去传承,是一种遗憾。

在“传承”专区,我们见到了一块纯白色的手缝被,在众多色彩斑斓的拼布作品中,这幅只有白色呈现出来的作品显得格外特别。如果不是陈老师讲述,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幅作品背后还有这么动人的故事。

在美国的一个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14世纪期间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块被子。陈老师在博物馆见到它的时候被它的工艺吸引,为了研究这块被子缝制的工艺和针脚,陈老师去博物馆跑了两次。后来陈老师运用这项古老的技艺做出来了这件作品,作品上的图案则突出东方特色,化用了中国的“四灵之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陈老师把这件作品作为18岁的成人礼送给自己的儿子,想告诉他“男儿志在四方”,表达了对儿子的一种期许,同时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传承。陈老师把古代西方的技艺用东方的精神表现出来,它穿越600多年而来,与今天的我们对话,这是最好的传承。

专注:因为喜欢,全然忘我

专注,能去繁就简,直通本质,带来喜悦。人因喜悦而爱好,而成习惯,故能以苦为甘,能人所不能而有所成就。工匠因有此特质,而受人敬重。

最能体现专注精神的非刺绣莫属了,当一个人低头专注于手中的针线或画笔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既要设计好整体的布局,又要注重每一个针脚的细节,正是这种专注、忘我的状态,让作品有了灵魂。陈老师特别注重艺术和生活的连接和融合,完成的作品可以装点在人生活的空间里,甚至佩戴在身上。设计元素的灵感也多来源于身边小物以及花花草草,刺绣的作品可以带在身边以化解远行的思念。

陈老师向我们介绍她的作品时,我在她眼睛中看到了光。

共享:人即自然,自然亦人

共享经验,共享资源,工艺为全民共享品,因共享而享人际关系,而享美好生活。

共享不仅仅是与人分享创作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共享一份人际关系里的爱与情感。

陈老师说,手工让我们拥有了一种可以与家人分享情感的介质。

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色、款式,用布艺精心设计而成的家居物品,可以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和家人共享这份手工的温度。

采撷自然之灵感,做成一幅幅彩绘作品,馈赠给挚爱的好友,这份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共享的情谊似乎也只有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才能表达到位吧。

抽象:抽象思维,真实人生

真实世界要用抽象思维来建构,西洋图谱,中国纹样,形与色皆为抽象之物,工匠采撷创造,而传达价值、观念与信念。抽象即真实。

当我们面对一幅作品时,我们首先看到一个整体的意象,如果再仔细看,我们会发现这个意象是由一个个抽象的图形组成,而且每一个抽象的图案都有呼应现实的表达,一个建筑、一个事件、一个物件都能够通过一个个几何图形的布块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通过这次展览中手工作品的呈现,拉近了艺术和人的距离,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视觉上的美,也感受到心灵之美。更在一个个生动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一颗颗匠心。

(注:文中提到的手工博览会是指第五届中国国际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6月8日-10日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文/王晓 采访/王晓 图片/王洋、臧明慧、玩美手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