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两类。

【普通感冒】

中医称“伤风”,是感受触冒风邪所致的以发热、头痛、鼻塞、恶寒、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变现的常见外感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 ~ 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单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流行性感冒

中医成为“时行感冒”,是疫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度,其起病急骤爆发流行,迅速传染,症状严重,甚至死亡。现代医学认为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咳嗽、打喷嚏是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小儿和老年体弱者最易发病。

感冒发生的基本病机乃风、寒、暑、湿、燥邪独侵人体,肺卫失宣,营卫不和,初起以邪实为主,久则正气日虚,而呈虚实夹杂之势。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性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四种类型。

今天我们先来讲一讲风寒性感冒:

【风寒侵袭】

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发病以营卫郁遏,卫气不宣,营血涩滞为特点。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项背强急,恶寒。可伴见咳嗽白质稀,比赛流鼻涕。

【病人症状】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病症外,还有恶寒、发热、无汗、肌肉疼痛、流鼻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

【艾灸调理】

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风寒感冒的最好办法是从本而知,从因而治,及早治疗,则能有效防止病情发展。用艾灸法进行自我保健和治疗就是方法之一。因为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的功效,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

【施灸穴位】

主穴:

风池穴

功效: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感风寒表实证,效果更为显著。

列缺穴

功效:治疗肺经病证: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及咳喘等肺经病证。

合谷穴

功效: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配穴:

头痛加百会、太阳;

咳嗽加尺泽、太渊

【施救方法】

1、温和灸: 将宛龙灸艾条或凤凰灸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cm,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穴每日1~2次,每处灸10分钟左右,5~7天1个疗程。

2、隔姜灸:用生姜片插入宛龙灸艾灸套盒底座的铜圈里,操作简单方便、每天一次灸20分钟左右,7天1个疗程。

【小贴士】

预防感冒法:每天温和灸风门穴、足三里,每次10~15分钟,连续灸5天一个疗程。

今天讲了关于风寒性感冒一些病理、调理、防治等知识,明天我们继续下一讲风热型感冒病理调理等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