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好事,落实到各省各地的方案会是怎样,拭目以待!

整理 / 小飞侠

来源 / 医学界麻醉频道

2018年8月8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医保局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小编阅读后,将要点总结如下,欢迎各路美女英雄切磋商榷。

一、提高医疗整体服务质量,缺人是不行的

1

麻醉医师“队伍建设”加大力度搞起来:

增设麻醉科护士、技师等辅助人员岗位

参考政策

二、加强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 

(四)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增设麻醉科护士、技师等辅助人员岗位设置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麻醉科配备麻醉科护士,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围手术期护理、疼痛患者管理,以及麻醉相关的设备、耗材、药品、文档信息整理等管理工作。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配备麻醉科技师,从事麻醉相关设备保养、维护与维修。

四、保障麻醉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八)提升麻醉医疗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麻醉科和手术科室设置情况、无痛医疗服务需求情况,增加麻醉相关医务人员数量,成立麻醉专业组或亚专科。......

二、提高医疗整体服务质量,不考虑医生的“获得感”和各种鸭梨,也是不行的

2

提高麻醉医师的技术服务劳动报酬,

减轻工作负荷!

前提是“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参考政策

五、提高麻醉医务人员积极性

(十)理顺麻醉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时间、患者年龄特殊性、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培育投入等因素,合理测算手术麻醉成本,理顺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加快新增麻醉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的审批。

做好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十二)增强麻醉医务人员职业吸引力。......为麻醉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缓解麻醉医务人员压力,充分调动麻醉医务人员拓展服务领域的积极性。

(此处应有掌声)

三、同志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还得相应提高

3

麻醉科建设、麻醉医师“专业服务打包方案”是这些——

参考政策

三、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

(五)优化手术相关麻醉。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手术麻醉服务,开展与日间手术相适应的麻醉工作。

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加强术后监护与镇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麻醉科门诊和麻醉后重症患者的监护室,麻醉科门诊开展住院手术、日间手术、门诊和住院患者有创诊疗操作前的麻醉评估、预约、准备,并提供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指导、术后随访和恢复指导等服务。

(六)加强手术室外麻醉与镇痛。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诊疗的新需求。

优先发展无痛胃肠镜、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等诊疗操作和分娩镇痛、无痛康复治疗的麻醉,开展癌痛、慢性疼痛、临终关怀等疼痛管理。

通过医联体将疼痛管理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探索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疼痛门诊,提供疼痛管理服务。

(七)加强麻醉科护理服务。

四、泱泱大国,优质医师和精湛技术要下沉,配合分级诊疗,做好“帮带”和“联动”

4

麻醉医师配比不均,

培养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地市级(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倾斜

参考政策

二、加强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

(三)增加麻醉医师培养数量。

.....以中西部地区、地市级以下医疗机构在岗麻醉医师队伍为重点,加强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五、提高麻醉医务人员积极性

(十一)调整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比。

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和手术科室医师比例逐步达到1:3

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可以根据诊疗情况合理确定比例,但不低于1:5

专科医院根据需要合理确定比例。

五、做继续教育或远程医疗的公司,这等机会别错过了!

该《意见》要求各地在2018年11月底前,制定麻醉医师培养规划和加强麻醉医疗卫生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督导,及时总结经验并通报工作进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