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20年要抓好能源战略规划编制实施

12月16日,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成绩,并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

回顾2019:油气产储实现“双升” 新能源进入发展新时期

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预计完成上游勘探开发投资3321亿元,同比增长21.9%;石油和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2亿吨、1.4万亿方,同比增长25%和68%;原油产量达到1.91亿吨,扭转了连续三年的持续下滑态势,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不含煤制气)达到1733亿方,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方,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油气勘探开发各项指标均高于“七年行动方案”要求。

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全力推进29项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日供气能力提升5000万方。狠抓储气能力建设,布局若干个区域地下储气库基地,积极推动LNG接收站布局建设,实施罐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压实上游供气企业、城镇燃气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应急储气责任,加快推进多元进口体系建设,天然气供应保障总体平稳。

淘汰落后过剩产能 发展优质先进产能

深入推进煤炭结构性去产能,组织实施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关闭退出落后煤矿450处以上,淘汰关停2000万千瓦煤电机组的“十三五”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

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新能源发展正跨越重大关口、进入新的时期。核电新核准3个项目、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780万千瓦,首个核电供暖项目投入商运。持续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按需有序推进煤电规划建设。截至目前,水、风、光、核等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已达7.99亿千瓦。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产能达到总产能的3/4,我国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向资源富集地区进一步集中。

推进清洁能源消纳 清洁取暖加快实施

消纳保障机制和监测预警平台健全完善,引导企业和地方理性投资的指向更加明晰,加强储能调峰设施、火电灵活性改造和重点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全年预计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全国平均利用率再创新高,将分别达到97%、96%和98%,核电机组利用保持在7200小时以上。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加快实施,新增清洁取暖面积约1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55%,累计替代散烧煤约1亿吨,“2+26”重点城市清洁取暖率达75%,超额完成中期目标;加强各领域电能替代,预计新增替代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十三五”前四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3.7%;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全面供应。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

持续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预计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2.3万亿千瓦时、同比提高6%,调峰交易电量达到400亿千瓦时。油气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配合组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制定出台《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获得电力”指标进一步提升至全球第12位,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

展望2020:抓好能源战略规划编制实施

会议强调:2020年能源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奋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会议从能源各个领域对2020年能源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 要强统筹、重执行,切实抓好能源战略规划编制实施;
  • 要稳基础、优产能,切实抓好煤炭兜底保障;
  • 要补短板、稳增长,切实抓好油气安全保障;
  • 要优布局、盯重点,切实抓好清洁能源发展和消纳;
  • 要攻难关、迎小康,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 要保民生,促持续,切实抓好污染防治攻坚任务;
  • 要建机制、强创新,切实抓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示范;
  • 要勇担当、善作为,切实抓好能源监管工作;
  • 要谋共赢、善斗争,切实抓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 要抓示范、谋突破,切实抓好能源领域重要改革;
  • 要固根本、求长效,切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