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坚持”体现刚性,那么“放弃”则表现为柔性。天道讲求刚柔相济,大丈夫也要能伸能屈。坚持固然彰显可贵毅力,放弃亦属难得洒脱。

放弃并非失却志向没有追求,恰恰是因为另有追求,才会明智地选择放弃。不适合自己抑或明知无望仍然苦苦坚持,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会空耗精力才情甚至会造成身心伤害。非洲有一种抓猴子的方法:抓猴人拿出许多椰子,每个都掏一个小洞,洞口刚好与猴子的前臂一样大,让猴子在打开手掌的情况下能伸进去。当猴子把手伸进椰子洞里抓完米粒收手,洞口却比抓着一把米粒的拳头窄多了。当猎人一步步靠近,猴子仍然没有松开抓在手里的米粒。为了一把米而成为人们的猎物,就是因为猴子不懂得放弃。

放弃和坚持这两种品质对于我们能否过上幸福生活,具有同等重要、并行不悖的价值。设定新目标和制订新的可行性方案的唯一路径,就是舍弃旧目标。放弃让我们的思想得以解脱,心灵得以释放,并提高拟定新目标的能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做了一辈子数学题,他放弃了其它一切冗杂的事物,从而在数学王国中找到无与伦比的乐趣;鲁迅先生当初弃理从医、又弃医从文,成为了民族的脊梁。

放弃也是一种勇气。其实不少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最适合自己,他们在随波逐流中渐渐磨灭个性才华,以致碌碌无为。这或许是一些“学霸”“尖子生”甚至高考状元在进入社会后“泯然众人矣”的症结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