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练到一定程度要“不讲理”才对!

什么叫“不讲理”?就是不按常规出牌,突破人的正常认识。比如说,在练拳时,发劲的过程一般都是“起于腿,蓄于腰,转于背,出于手”,但是,一旦我们练就了身体的“五张弓”,就可以突破这样的格局,实现劲由“身”发,不遵寻“力由地起”的原则,由身体的“弓”为主导,蓄势发劲,一部分向上,一部分往下,将“腿”部解放出来,实现“手脚同步打击”。

所谓“五张弓”,就是两臂两腿带身弓,“胯与脊柱”组成人体最大一张弓,由“胯脊”蓄势成弓,同时传统至身体梢节,既可以用于直接打击,也可以由“身法演变成步法”。

说到“身法即是步法”,可能大家比较难以理解,如果按照正常的理解,两腿的作用就是移动,要想踢击,必须有一条腿做支撑,是无法实现移动的。而当劲力的起始点为“身弓”的时候,腿部的作用就是支撑传递,将身体发出的劲力传递至地面,地面会给腿部一个反作用力,可以推动人体移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身法演变成步法”的方式。

再举个例子讲:我们用竹篙撑船的时候,身体用力将竹竿捅向河底,自然会给船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船往前移动。练拳时的“步法”体现,劲由身发,地面反弹,带动身体前窜,实现步法移动!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朦胧理解的感觉,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没有身体的“五张弓”做基础,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不仅要有身法带动步法,还要具备一个“绝招”就是能够“移动与打击同步”,这无论在传统武术中也好还是现代搏击中也好,都是“高手”必须具备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劲力由身体传递至腿部,我们可以在快速窜进同时,踢击对方,两条腿的分工不同,一条腿是支撑传递,另一条腿实现打击。这样可以实现手脚同步打击,同时又可以做到边移动边打击。在移动中实现打击,将身体的劲力表现出来,其实很难的,再加上手脚的同步则是难上加难。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功力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