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女车主同时爆料,在购车的过程中,4S店同时要求加收1.5万的金融服务费,美名其曰:帮你办理贷款等事宜,可在贷款的过程中,都是车主自己和银行对接,银行要求提供什么材料,都是车主直接提供,问其贷款银行,他们说没有收取该费用,而截止今天,梅赛德斯—奔驰回应,他们也从未收取该费用,也未要求4S店来进行收取,那么显而易见,该行为属于4S店私自收取的行为,且该费用,4S店不开票,不走对公账户,在购车中途要求支付,属于霸王条款,且并未提供相应的服务,故该费用为不合理费用,不应当收取。首先该车辆,在汽车交付的当天,就发生漏油的事件,而该车属于奔驰原车进口,并未在国内生产上线,那么到底是属于原本汽车制造时存在问题,还是说该车辆属于翻新、以次充好、售后车辆等,如果是属于后者,则该4S店属于对消费的欺诈行为,不仅可以要求退款退车,还可以要求车价3倍的赔偿,也就是额外赔偿198万。

在4月11号,一个西安的女研究生在当地奔驰的4S店,购买了一台66万的奔驰进口车辆,然而在当天提车的时候,车还没开出去,发动机就开始漏油,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时候,4S店给出的最终结果是更换发动机。

此事在网上曝光后,在舆论的压力之下,4S店声称是"已和解",13号,工商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要求奔驰4S店退款退车,而在昨天,该女研究生通过录音显示,奔驰工作人员在沟通中,这样答复女车主:"奔驰原则上是不能给你退款退车的,只能更换发动机,但是出于同情你,所以愿意给你退款",注意,这里用的是"同情"2个字。

那么在中国,做一个有尊严,体面的车主到底有多难?

这个案件从3月28日开始发酵,一直到4月11日为止,这位女车主,不得不放下体面,开始在引擎盖上"哭泣式维权",在整个消费者维权过程中,我们看到消费者维权有多难,更可以看出一个大品牌的企业,在面对"上帝"时,是有多么的傲慢,"店大欺客"的情形,想必在这家4S店里面已经上演不是一次两次,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做一名体面,有尊严的车主究竟有多难?

那么法律上,这种"大企业"真的可以逍遥法外吗?

1、该女车主,最终只能接受4S店给出的退款退车方案吗?

首先该车辆,在汽车交付的当天,就发生漏油的事件,而该车属于奔驰原车进口,并未在国内生产上线,那么到底是属于原本汽车制造时存在问题,还是说该车辆属于翻新、以次充好、售后车辆等,如果是属于后者,则该4S店属于对消费的欺诈行为,不仅可以要求退款退车,还可以要求车价3倍的赔偿,也就是额外赔偿198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购车的金融服务费到底是怎么回事?该不该收取?

该女车主同时爆料,在购车的过程中,4S店同时要求加收1.5万的金融服务费,美名其曰:帮你办理贷款等事宜,可在贷款的过程中,都是车主自己和银行对接,银行要求提供什么材料,都是车主直接提供,问其贷款银行,他们说没有收取该费用,而截止今天,梅赛德斯—奔驰回应,他们也从未收取该费用,也未要求4S店来进行收取,那么显而易见,该行为属于4S店私自收取的行为,且该费用,4S店不开票,不走对公账户,在购车中途要求支付,属于霸王条款,且并未提供相应的服务,故该费用为不合理费用,不应当收取。

该奔驰的女研究生车主维权案件,又一次撕开中国中产表面光鲜的外表:大家买更好的产品,就是为了享受更好的服务,可在这样的全球连锁企业面前,中国的中产阶级这点钱,依然买不到一个车主该有的尊严和体面。

那么大家在购车的过程中,还受到4S店哪些特殊的"照顾"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