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公主出事之后除了太子没人敢到庆帝面前求情,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时候谁出头谁就会被打,只要不去招惹麻烦,麻烦才不会找上自己,但是呢,太子的话在庆帝那里根本就没分量,他根本改变不了庆帝的决定,最后范闲来了,跪在外面的长公主很在意他的来意。鉴察院能够监控整个庆国,身在皇宫的庆帝才能无所不知,哪怕范建和范思辙在家里推牌九输了钱的事情他都晓得,可见鉴察院的渗透能力有多强大吧,这样的势力只能为庆帝所用,只能听从庆帝的命令,长公主就不应该把小算盘打到鉴察院中,对于庆帝而言,这和触碰君权可没啥两样,敢觊觎皇权的人都该死,哪怕是自己的妹妹。

《庆余年》中,长公主因为把手伸到鉴察院里而触碰了庆帝的逆鳞,庆帝可以不把她的卖国当成一回事,暗中觊觎鉴察院可就不行了,所以庆帝发威了,开始对付长公主,压的长公主无力反击,为平息庆帝怒火不惜双手奉上内库财权。

要知道长公主是十分看重内库财权的,谁掌控了内库等同于握住了庆国的经济命脉,她那么痴迷于权力,根本不甘心把内库拱手让出去,所以当她知道范闲将接管内库之后策划了多次针对范闲的阴谋,现有澹州刺杀,后有牛栏街截杀,还有庄墨韩朝堂构陷,搞了这么多心机手段,就是为了护住内库财权。

长公主做的倒是没错,但她不该膨胀过头,庆帝不是不知道她都搞了什么鬼,此前她的那些争斗,那些心机手段根本没碰到庆帝的逆鳞,所以庆帝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万万没想到长公主的胆子那么大,竟然敢染指鉴察院。

鉴察院能够监控整个庆国,身在皇宫的庆帝才能无所不知,哪怕范建和范思辙在家里推牌九输了钱的事情他都晓得,可见鉴察院的渗透能力有多强大吧,这样的势力只能为庆帝所用,只能听从庆帝的命令,长公主就不应该把小算盘打到鉴察院中,对于庆帝而言,这和触碰君权可没啥两样,敢觊觎皇权的人都该死,哪怕是自己的妹妹。

并不是所有人都惧怕死亡的,杀人的最高境界是诛心,长公主可不怕死,她怕的是远离京都,失去权力,庆帝看似慵懒,实则拥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长公主怕什么,他就给长公主下什么惩罚,从精神上“杀死”长公主。

长公主出事之后除了太子没人敢到庆帝面前求情,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时候谁出头谁就会被打,只要不去招惹麻烦,麻烦才不会找上自己,但是呢,太子的话在庆帝那里根本就没分量,他根本改变不了庆帝的决定,最后范闲来了,跪在外面的长公主很在意他的来意。

都以为范闲是来替长公主求情的,殊不知范闲是来落井下石的,希望庆帝不要饶恕长公主。长公主得知范闲不是来求情的之后竟然说她很开心,还担心范闲心软帮她求情呢,似乎一点觉悟都没有。其实,这样的长公主才是理智的,她和范闲结的仇太大了,根本无解,和好不了的,争个你死我活才是正确打开方式,注定要斗到不死不休的局面。

如果范闲帮长公主求情她反而会觉得别扭,就算范闲真帮长公主求情了她也未必买范闲的账,因为她是疯女人,一旦重新得势,势必要反过来弄死范闲,不会因为范闲的求情就手下留情,成为绝对的敌人,谁也别对谁心软,谁也别对谁有恩才是最好的。

范闲和长公主最尴尬的一点在于,两人中间横亘了个林婉儿,虽然长公主并不怎么爱这个女儿,好歹也是有林婉儿母亲这层身份的,范闲是林婉儿喜欢的人,女婿和丈母娘却是死敌,这关系可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失衡。

两人只有仇怨,没有半分情谊才好算账,将来不管谁死了,追根溯源,讲述大道理的时候活着的另一方才能理直气壮,才能问心无愧,才能在面对林婉儿质问的时候好好掰扯这笔仇怨,让林婉儿没办法恨自己。

如果长公主和范闲的深仇大恨中再牵扯上你帮我,我帮你的关系,这笔账可就分不清楚了,将来不管活着的是谁,都可能失去林婉儿,范闲不帮长公主求情,长公主不愿意范闲帮忙求情都是他们做的最对的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