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完了鸟,我们再给大家讲今天最后一个字,乌,乌鸦的乌。好,说完了禽我们再看鸟字。

在这一系列的讲座中,我们给大家一直介绍的是“汉字中的动物世界”。之前我们给大家讲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了牛,包括了羊,包括了马,包括了美丽的小鹿,还包括了什么呢?包括了凶猛的老虎、熊,还包括胖胖的笨笨的猪、豕。那这些动物都是什么呢?都是地上的走兽。

在动物世界中,除了地上的走兽之外,还包括什么呢?有的小朋友已经猜到了,还包括天上的飞禽,包括天上的飞鸟。那么从这一讲开始,我们给大家讲和鸟,和飞禽有关的汉字。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三个字。一个是禽,一个是鸟,一个是乌鸦的乌。我们分别来看。

一、两只脚、有羽毛的动物

先看禽这个字。禽是什么呢?禽是飞禽,禽是家禽,也就是飞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辞典《尔雅》,《尔雅》有一篇叫《释鸟》,《释鸟》中说什么呢?“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我们看“禽兽、禽兽”,《尔雅》把禽和兽区分得非常清楚,两只脚的、有羽毛的那是禽,也就是鸟类,那四只脚的、有毛的是什么呢?是兽,也就是兽类。

说文解字:在动物世界中,跟鸟有关的三个汉字

1.捉鸟的工具

“禽”这个字在汉字中是怎么造的?我们古人如何给飞鸟造字?咱们还是一块来看古文字中的形体。大家跟我看,这个字是殷商甲骨文中的“禽”,你看“禽”中间的那个部位,有一个叉叉的那个部位,有点儿像“凶险”的“凶”的那个部位,和这个殷商甲骨文的形体是很像的。这是“禽”最开始的写法。

那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注意这个字实际上是一个象形字,它表示的是什么呢?一个有着长长的柄的有网的狩猎的工具,也就是古人捉鸟时用的工具,用一个长长的竿子,然后上面放一个网来去住天上的飞鸟。所以“禽”这个字最开始不是用鸟造字,而是用捉鸟的工具来造字。

2.“禽”的字形变化

随着汉字的发展,我们看这个字到了周代的金文中有了两个变化:第一上面添加了一个声符“今”,“今天”的“今”——“禽”是一个形声字,上面有一个声符今;那底下呢,多了一只手——捉鸟的工具要抓在手里。

那我们看这样一个形体再变化,就变化成小篆的形体了。上面是今声,中间是什么呢?捉鸟的网,下面是什么呢?那个手形变得和那个“大禹”的“禹”和繁体字中“一万、两万”的“万”下面相同的一个形体。这样一个形体代代相传,一直到今天都延续下来。

3.从“禽”到“擒”

禽是什么呀?是用捉鸟的工具来表示鸟,所以在古人心目中,鸟的特点是什么呢?是用来捉的。因此如果给“禽兽”的“禽”增加一个扌,那就分化出一个什么呢?擒拿、擒获、擒贼先擒王的禽。

二、鸟:鸟的象形

好,说完了禽我们再看鸟字。鸟这个字,是怎么造的?我们看古文字形体,一望即知。大家请看,这个是殷商甲骨文中的鸟,这个是春秋金文中的鸟,这个是《说文》小篆中的鸟,我们看再到繁体字中的鸟,再到我们今天简化字的鸟,这个字是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

说文解字:在动物世界中,跟鸟有关的三个汉字

1.“长尾禽总名也”

我们看甲骨文中的“鸟”,你看这个字是什么字呀?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形字,古人在造“鸟”的时候,就画了一只可爱的惟妙惟肖的小鸟。那许慎是如何解释鸟这个字的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鸟是“长尾禽总名也”。鸟是长尾禽的总名。长尾禽就是那些有着长长的尾巴的鸟,它们的总名称之为鸟。许慎说这是一个象形字。

2.和“鸟”有关的词汇

鸟,是鸟类的总名,所以它在组词的时候可以组成飞鸟这个词,鸟的特点是能够飞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组其他的鸟,各种的鸟类,比如说鸵鸟,比如说水鸟。不同的鸟类都可以用它来组词。

鸟的叫声是好听的,或者说大多数鸟的叫声是好听的,当然也有不好听的这种鸟那比较少。所以一般春天的时候,花开了,然后鸟叫着,这个黄鹂呀,喜鹊呀,布谷呀,各种各样的鸟叫起来,那是春天的美好景象。因此有一个成语叫做鸟语花香,我们看鸟语往往伴随的是花香,这是春天美好的气象。

3.“处处闻啼鸟”

那这也就是大诗人孟浩然的那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你想啊,在一个美好的繁花盛开的春天,你美美地睡了一觉,在你这一觉将醒未醒的时候,眼睛还没有睁开,但你的耳旁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叫,“处处闻啼鸟”,真的是有如人间仙境。

4.鸟瞰

鸟可以飞,飞呢就会飞得很高。我们人看世界是平着看的,那鸟看这个世界是怎么看?是俯瞰,是自上往下看。所以有一种观察景物,观察世界的角度叫做鸟瞰。注意啊,这个瞰不是我们看东西的看,这个瞰比较难,左边是一个目,右面是一个敢,这是一个从目敢声的形声字。什么是瞰呢?瞰就是俯视,鸟瞰就是像鸟一样地俯视,比如说如果说你坐飞机,坐飞机的时候飞过那种大的城市,你往下一看,哎呀,高楼林立,怎么样呢?都像一个个小盒子一样。那就是你在鸟瞰。

再比如说北京,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就是故宫。我们看故宫你可以进去看,你也可以从故宫的后面登上景山,在景山上从上往下鸟瞰故宫,也别有一番风味。所以小朋友们,如果你在北京或者说将来来北京玩儿,你可以让爸爸妈妈领你去景山鸟瞰紫禁城,鸟瞰故宫,那种感觉相当不错。

三、乌:乌鸦的象形

说完了鸟,我们再给大家讲今天最后一个字,乌,乌鸦的乌。我们看在楷书的简体字中,乌比鸟怎么样呢?少了一点。所以这两个字的形体非常相近,就是少了一点。你看在小篆中其实也是一样的,乌比鸟少了一点。

那我们看乌的字形的演变。这个字在西周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这就是一个乌鸦的象形。在《说文》小篆中,这个乌鸦的象形怎么和鸟的象形区分,就把它减少一点,所以一直发展到楷书,到今天仍然是这样的,乌比鸟要少一点。

说文解字:在动物世界中,跟鸟有关的三个汉字

1.“孝鸟也”

乌指的是什么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乌,孝鸟也”,这是一种孝顺的鸟。什么样的鸟是很孝顺的呀?你注意,它指的就是乌鸦,在古人看来,乌鸦能够反哺。

什么叫做反哺呢?就是乌鸦小的时候是大乌鸦喂它,但是这个小乌鸦长大了,它的爸爸妈妈也就老了,那怎么样呢?它们就会反哺,也就是反过来喂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人来说这种行为不难,但是对于动物来说确实很少见。所以古人认为乌鸦是一种非常孝顺的鸟。当然了如果我们长大了不孝顺父母,那你真是连乌鸦都比不上。

2.黑色的乌鸦

乌鸦是什么颜色的呀?乌鸦是黑色的。我不知道小朋友们见没见过乌鸦。孟老师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我们学校有一个特点,每到秋天冬天,会有特别特别多的乌鸦飞过来。所以孟老师经常跟人讲说我一天见的乌鸦比你一辈子见的乌鸦都多。这确实是北师大的一个特点。

如果你见过乌鸦的话,你就知道乌鸦是黑色的。所以乌也(可以)引申出黑色的意思——乌黑。我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乌就是黑。所以又有一种动物叫什么呢?叫做乌龟。为什么叫乌龟呀?因为中国产的乌龟黑不拉几的,所以叫做乌龟。

3.乌合之众

一群乌鸦集中在一起怎么样呢?叫做乌合。什么是乌合呢?就是乌鸦集合在一起。我们成语中有个说法叫做乌合之众。所谓乌合之众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严密的组织,大家临时聚在一起的人,就叫做乌合。乌鸦在一起,看起来很多,但是一个石头扔过去就怎么样呢?就四处而飞,就飞散了。所以乌合之众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那种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像乌鸦一样随意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这群人是靠不住的,因此呢乌合之众是一个贬义词。

总结: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讲了禽,讲了鸟,讲了乌。那么下一讲我们接着给大家讲和鸟类有关的汉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