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种:警察的正义。2. 警察的正义。

《误杀》(2019)

近年来我们国内翻拍了很多国外著名的悬疑小说或者电影,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翻拍的效果总体来说有点水土不服,也就是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观众只能感觉到情节的跌宕,却很难从电影中反思到什么。

电影《误杀》也是翻拍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本来我以为这个电影是不太可能超越原作的,但是全场看下来,我被惊艳到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超出了原著的立意,而且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揭示了我们国家社会的一些固有问题。比如——我们该如何追求正义?

原作电影《误杀瞒天记》讲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学没有毕业但是酷爱看电影的父亲,女儿在被警察局长的儿子侮辱的过程中失手杀死了他,父亲为了隐瞒事实的真相而与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最后这位父亲胜利了,警察永远查不到这件事情的真相。

肖央主演的这部《误杀》,在保留了原故事框架的基础之上做了3个地方的改动,我觉得这3个改动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不仅使主人公李维杰的人物更加饱满,使故事更具有现实性和批判性,而且使整部电影的境界得到了升华,超越了原作。

第一个改动的地方是李维杰人物人生背景的刻画,他信佛,而且是因为一场暴动而流落异国的中国人。

第二个改动的地方是本案件释放了民众长期对警察的不满,进而演化成了整个社会的骚乱。

第三个改动过的地方是最后李维杰选择了自首,原作中主人公是逍遥法外的。

影片最后记者采访了多个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案件如何才是正义的见解,唯有全程参与始末的颂叔露出了不置可否的微笑,给故事最后留了一道思考题:你觉得怎样才是正义?

很多人批判李维杰的自首的设定是为了迎合主流价值观,我反而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自首是必然的,也是这部电影最后升华的一个关键点。

故事中有三种正义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李维杰的正义。

第二种:警察的正义。

第三种:公众的正义。

1. 李维杰的正义

李维杰其实代表的是社会上最普通的一个个体,他淳朴善良,文化水平不高,因为从小经历过磨难,珍惜眼前的一切。当李维杰面对妻女误杀了警察局长的儿子时候,他是有想过报警,但是一来,他害怕对方是警察局长,他们的案子可能得不到公正的司法判决,这个问题,已经通过另一个警察贪污索贿的行为做了充分的铺垫,事实上之后的警察局长的行为也印证了他的判断。二来,他不想妻女坐牢,他想牺牲自己去保护妻女,去承担杀人的后果。

因为他不相信司法公正,所以决定隐瞒这起案件的真相,开始与警察对抗,以实现自己的正义。

他巧妙地利用了群众与警察的矛盾、警察局长及其市长候选人的丈夫与政敌之间的矛盾,利用警察刑讯逼供和挖人祖坟这两个点将群众怒火彻底点燃,成功将警察局长与其丈夫拉下马,把案件曝光在整个社会公众面前,使自己终于摆脱了警察对该案件无休止的调查,但是也因此引发了相当严重的骚乱的后果。

李维杰相信正义,但是并不相信司法能够给他带来正义,所以他选择把案件公开在整个社会的视角下,此时的自首,也是希望社会舆论能够带给他想要的正义。这难道不是当下许多中国人的特征吗?

2. 警察的正义

警察局长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已经完全破解了李维杰的逻辑陷阱,他和所有警察一样都绝对相信李维杰一家是凶手,但是他找不到尸体,也就找不到证据,如果找不到证据就无法破案。这种情况下被感情冲昏头脑的警察局长下令刑讯逼供,终于找到埋尸地点,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维杰早就将尸体转移,警察扑了一场空,最终因程序不公正导致民愤,最终使自己崩盘。

其实整个故事下来,警察都是走在正确的侦查道路上,即使是那个贪污受贿的警察都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和高超的破案能力。无奈最终由于警察自己长期以来公信力的丧失,无法让群众相信他们的公平公正,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使得案件侦办被迫停止,相关人员还都被停职处分。

其实真正尸体(我猜出来了,但现在暂时不剧透)的位置,警察最后只差一点点就能找到,但是因为民众的愤怒使警察被迫终止调查。

抛开警察局长是死者的母亲这个角色设定,其实警察追求的正义就是一般理解上的司法正义,抓到凶手,交由司法审判。但是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使用了刑讯逼供去寻找真相。

警察就差一点点就能破案,但是还是功败垂成,为什么?警察公信力丧失才是根本原因。

这不也是在给我们的司法机关敲响了警钟吗?即使我们司法机关追求的是真正的正义,但也有可能因为公信力的丧失而成为群众眼中的非正义。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任何正义都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3. 公众的正义

公众眼中的正义是什么样?当公众对司法丧失了信任的时候,他们的正义就五花八门了。他们既不能设身处地地为李维杰寻找正义,也不能去考虑警察的立场,他们所思考的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果是好人我们就支持,如果是坏人我们就反对,李维杰的行为我能理解,那么我就支持,我不能理解,那我就反对。甚至进一步升级,成为一个群体反对另一个群体,一个阶层反对另一个阶层的矛盾的时候,正义可能就与其所属的群体或阶层的名称划等号了。当他们聚集成一个群体,成为《乌合之众》中的无意识群体时候,他们的“正义”又变化了,可能变成了一群为了泄愤而随意打砸的暴徒。

-最终这三种正义应当如何平衡?-

所以李维杰的自首就是一个关键点,因为他的自首就是这三种正义最终汇聚交叉的一个关键。

李维杰如果把这件事情彻底隐瞒下去,他们全家一辈子都将生活在负罪的阴影中,而且他是信佛的,佛教认为的因果轮回是不会中断的,一件案件已经引发了社会的骚乱,除非有人出来承担“业报”才能终结这场骚乱,特别是警察没有找到尸体那一瞬间民众与警察的冲突中,那莫名其妙的一声枪响让整个事态更加失控。

这其中肯定是混杂了敌对势力的浑水摸鱼,这个枪声就是栽赃的证据:一个普普通通的案件也可能导致一个市长乃至政府的垮台。

而李维杰本身也是因为暴乱而流亡的,所以李维杰的自首也就成了必然。相信这也是他最开始就已经计划好的,只有将事情闹大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对他的审判才可能公正,他的误杀才会被认可,只是可能他没想到会闹到这么大吧。

只有他自首,承认了杀人,公众才会觉得自己的坚持的正义是错的,才会理性地回归到判决的结果。而等待判决,是警察一直追求的目标,这也是社会重归理性平和的唯一方式。

所以,三种正义,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于司法正义。所以司法正义才是社会公正和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为了这个我们都认可的司法公正,在电影故事中整个社会却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而究其根本,就是公权力与公众之间的对立与隔阂,由此导致的误解和攻击,这才是这个社会最可怕的“误杀”。

相信这才是影片所表达的最深层的意思吧。

小明建议大家都可以去看一下这部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一下,我们在看到一个案件的时候,到底所秉持的,是哪一种的正义呢?

影片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疑小彩蛋,那就是素察实际上不是被李维杰的妻女误杀的,平平的那一棍子并没有打死素察,素察是在棺材中憋死的。

所以,如果李维杰的妻女相信司法正义,警察局长及其丈夫的权力能够有约束,司法能够公平公正,是不是这些悲剧就可以避免呢?

来源:黄埔检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