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我们将组织小松鼠们观看的艺术展是“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这场展览汇集了三个不同代际的55位艺术家逾70件不同媒介的作品,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涉及艺术与社会的各类重要文献。全部参展艺术家:艾轩、艾中信、蔡国强、陈仁、陈劭雄、陈逸飞、陈箴、丁方、丁乙、方力钧、高伟刚、胡向前、蒋兆和、蒋竹韵、靳尚谊、李尤松、刘窗、刘开渠、刘炜、刘韡、刘小东、刘辛夷、刘野、罗中立、马秋莎、毛旭辉、娜布其、仇晓飞、尚扬、沈尧伊、石冲、苏天赐、隋建国、王光乐、王广义、王思顺、王郁洋、吴大羽、吴冠中、吴作人、谢墨凛、徐冰、徐文恺、杨诘苍、姚清妹、袁庆一、余友涵、曾梵志、张培力、张文源、张晓刚、赵半狄、赵赵、政纯办、周春芽。

松果生活2019年第二场VIP级导览来了!

这次我们将组织小松鼠们观看的艺术展是“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这场展览汇集了三个不同代际的55位艺术家逾70件不同媒介的作品,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涉及艺术与社会的各类重要文献。是一场非常难得的艺术大咖作品汇集一堂的展览!感兴趣的小松鼠请按照下面要求参与报名!

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

时间:2018年4月18日(周四)下午14:00-15:00

📍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园区707街A07号楼(鱼酷餐厅西侧)

💐 导展嘉宾:李佳(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

👪 招募人数:20人(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哦!)

🎫 报名方式:移步文末评论区,看松果君的留言

COME AND JOIN US ✨

🗺

观展指导手册

九大专题呈现“中国风景”

本次展览将1942年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以及由当下向未来延伸的三种历史时间并置,从这三个代际的艺术家中选择那些最富时代敏感性的作品。

起点:新时代的来临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先后做两场讲话,被合称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

徐冰,《毛主席语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纸本水墨(四联),227.5×70cm×4,2001 泰康收藏

吴作人,《解放南京号外》,布面油画,89×116cm,1949 泰康收藏

《讲话》是中国文艺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起点,从革命总体工作的政治逻辑的高度,系统地思考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都是方向性的,并非对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具体创作行为规定标准动作。可以说,这是对文艺工作者在一个新时代为各种艺术形式创新审美标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鼓励与期待。

讲述与聆听

马秋莎(1982-)《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单频录像,7分54秒 2007

1949年,新的国家政权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表述其文艺政策。它要求文艺创作为新的国家主体建立全新的叙事体系。1958年《红旗》杂志提出,毛泽东同志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时代肖像:从国家到个人

陈逸飞,《黄河颂》,布面油画,143.5×297cm,1972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一个从未有过的集体主义社会从此成为现实,文艺从此为国家意识形态所整合,服从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浪漫的、崇高的、英雄主义的人物形象,传递着集体主义价值观,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的准则。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布面油画,100×130cm,1995 泰康收藏

独立的个体意识成为80年代,特别是”85新潮”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底色。然而,这种精神性、反思性的个体重塑在90年代经历了巨大的落差。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思潮对东方传统的冲击,消费主义的影响,大众文化的兴起……中国社会再次面临个人与集体,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复杂关系的重新定义。

从神性到日常

袁庆一,《春天来了》,布面油画,170×189cm,1984 泰康收藏

肖像画所描绘的对象如果不是艺术家本人,即自画像,其创作条件与种类往往取决于委托人自身的社会阶层。艺术家选用的绘画技巧可以反映他们所处历史时代发生的社会变革。新中国的成立产生了与新的政权、新的文艺方针相适应的艺术任务。绘画成为再现并向大众传播历史事件、意识形态、领袖形象的重要媒介之一。

中国风景

吴作人,《战地黄花分外香》,布面油画,118×175.5cm,1977 泰康收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景画有革命圣地与领袖诗意题材,也有深入生活写生探索新国画发展方向的尝试,风景摄影也在被革命话语裹挟与一般风光摄影日常表达这两种语境中峰回路转。在20世纪80年代,具象的、抽象的、概念化的人作为构成风景的元素出现在当代艺术画面中,体现了启蒙时代理性精神的生长。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艺术的关系逐步从追随发展为对话,他们更关心如何在风景的表现上融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际遇与个人体验。

蒋竹韵(1984-) ,《全景与凝视互动装置,眼球追踪仪、显示器、电脑》, 尺寸不定 2018

对于更年轻的当代艺术家,风景不再只是形而上的审美对象,日常生活与风景是难以剥离的。

传统与现代之间

吴大羽(1903- -1988) ,《飞光彩韵》,布面油画 53.5 x 39cm 1980

林风眠、吴大羽等人在杭州艺专的实践,以及1929年发生的“二徐之争”,让当时的知识界了解到“现代艺术”的面貌,也认识到中国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的不同取向。

吴冠中,《北国风光》,布面油画,68×179.5cm,1979©️泰康收藏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术思潮中,这些传统,乃至更早的传统,又成为了新一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扬弃取舍的对象。在媒介、语言和表达对象都有无限可能的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既要面对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传统”,又要面对历史语境中的“传统”,这种复杂性使当代艺术作品的面貌也更为丰富多彩。

从形式到态度

尚扬,《董其昌计划-7》,布面油画(两联),128×416cm,2007 泰康收藏

蔡国强(1957-) ,《地球也有黑洞:为外星人做的计划之十六》,火药纸 30 x 400cm 1994

艺术家个人对于绘画语言的思考与实践通常在求学授课、自我组织艺术社团(如“决澜社”)、举办展览、发布艺术评论等公共活动中得到推进。典型的事件之一是1929年的“二徐之争”,即徐悲鸿与徐志摩就中国艺术家对西方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美学探索展开的论战。

观念的拐点

张培力,《X?系列》,布面油画,99×79.5cm,1987

20世纪初的中国,西方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因多种机缘被介绍进来,而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迅速传播,以及苏俄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几条脉络相互交织,使得“现实主义”成为了一种显性的文艺思潮,也揭示出当时的时代特质。

石冲(1963-) ,《欣慰中的年轻人》,布面油画 152 x 74cm 1995

改革开放之后,政策的相对宽松为艺术表达的自由创造空间。同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国内被译介,作品关注的人文主义及其观念化、哲学化的转向,对中国青年艺术家产生了启蒙式的影响。他们开始反思革命现实主义艺术的单一性与宏大叙事,试图表达个体经验和自我价值,将观念融入艺术实践。

造像与造形

隋建国,《结构系列(云石)》,云石、铁,99×65×35cm,1993

20世纪上半叶,一批雕塑家从西方带来了以现实人物为模特的雕塑理念和手法,向图谱化、象征性、服务于宗教的传统中国雕塑发起了有力冲击。一系列以民族英雄为主体的纪念性雕塑,开启了现实主义手法同民族的时代的需要相结合的探索。此后,新中国雕塑事业将现实主义融入革命叙事结合,以写实手法突出英雄形象的总趋向。

全部参展艺术家:艾轩、艾中信、蔡国强、陈仁、陈劭雄、陈逸飞、陈箴、丁方、丁乙、方力钧、高伟刚、胡向前、蒋兆和、蒋竹韵、靳尚谊、李尤松、刘窗、刘开渠、刘炜、刘韡、刘小东、刘辛夷、刘野、罗中立、马秋莎、毛旭辉、娜布其、仇晓飞、尚扬、沈尧伊、石冲、苏天赐、隋建国、王光乐、王广义、王思顺、王郁洋、吴大羽、吴冠中、吴作人、谢墨凛、徐冰、徐文恺、杨诘苍、姚清妹、袁庆一、余友涵、曾梵志、张培力、张文源、张晓刚、赵半狄、赵赵、政纯办、周春芽

以上,是松果君为大家整理的展览概况,因为涉及的艺术家及作品较多,请务必先认真做好功课哦。

🗺

导览嘉宾

李佳

现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参与策划了泰康空间包括“制性造别”、日光亭项目在内的多个重要展览,如“郝敬班:过浪漫主义”、“梁半:轻微脑震荡”、“胡庆泰:两部分”。并著有译作《策展话题》(中国青年出版社),曾为《艺术界》等杂志撰稿。

图片/资料 ✎ 主办方提供

Learn More

Contact u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