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球第一只复制哺乳动物「桃莉羊」的诞生为世人投下震撼弹后,这20多年来包括复制猫、复制牛、复制犬、复制马及较近期的复制猴都拥有突破性发展,也预示着复制人类的必然趋势;而动物实验产生的道德、人权与价值观冲突仍是最大课题,人类扮演上帝的行为亦违反自然法则与平衡,使得复制人争议不断并被视为伦理禁忌。

《克隆人》浅谈复制人与现代科技发展

有关的电影亦层出不穷,其中包含《银翼杀手》《星球大战》《生化危机》《第六日》《逃出克隆岛》等系列作与知名作品,在人性、自我、情感、道德等价值观冲突的议题上做探讨,这部《克隆人》同样涵盖这些元素,并且在复制人技术上有深刻描述。

《克隆人》浅谈复制人与现代科技发展

电影将复制人分为复制躯体与意识上传(Mind uploading)两大元素,目前无性生殖与DNA定序(DNA sequencing)的技术逐渐趋向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复制躯体将会达成创举,甚至有机会在未来几年看到复制人的诞生;至于将脑意识复制上传的部分则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克隆人》浅谈复制人与现代科技发展

目前我们对于每天在使用的大脑了解甚少,许多未知领域知识仍有待挖掘,脑神经怎么转换成数据是最大的研究问题,即使转换成功后续还有记忆与自我认知等问题待解决,这部分剧组有做足功课,将脑意识上传与自我摸索的过程描述得维妙维肖,是电影不错的加分点。

《克隆人》浅谈复制人与现代科技发展

当然电影意识上传技术离我们还很遥远,大脑的深奥领域仍需要各位专家们共同来研究探索,目前大脑模拟下的开源项目OpenWorm计算模型能模拟蠕虫运作,并做出与实际蠕虫相似的反应与习性,过去有科学家将机器人与OpenWorm做连结,并且成功透过蠕虫数据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这项研究雏形与电影中人脑意识植入机器的情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克隆人》浅谈复制人与现代科技发展

随着大数据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等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下,透过分散式架构与演算处理技术之改良将打破摩尔定律(Moore's Law),日前改良的新演算法NeST(Neural Network Synthesis Tool )号称已能够模拟人脑的成长与运作,不过所需的记忆体与运算能力没有电脑可以跑得动,过去No.1的超级电脑K Computer在模拟1%人脑组织的1秒钟运作就花了40分钟时间,即使至今最快的超级电脑也无法完整地执行它。

《克隆人》浅谈复制人与现代科技发展

虽然距离达到电影中的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别小看科学家们无止境的求知欲与富人对永生的渴望,在日益发达的技术下未来几年复制躯体的突破将指日可待;至于意识上传嘛......我们从科学角度来看,「意识」是大脑中传递电化学信号的集合,透过模型的运算可以进行思考最终也将能够获得意识,当然想达到这样的强人工智慧(Strong AI)范畴也是几十年后的事了,至少希望在有生之年有机会看到它。

相关文章